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邁克爾·喬丹在1999 年1 月宣布退役,這消息成為全世界報紙的頭條。在意大利的米蘭,一份報紙寫道:“再見了,喬丹!你永遠都是籃球飛人!”在東京,報紙的標題做得好像啟示錄一樣:“喬丹退役!舉世震驚!”
籃球迷們大多記得喬丹創造的那些出神入化的比賽瞬間,我也一樣。他在1991 年NBA 總決賽第二場比賽上的表現,給我留下了尤為深刻的印象。在那場比賽中,喬丹的對手是洛杉磯湖人隊。當時,他沖入罰球區中央,右手拿球起跳,準備來個高手上籃。而湖人隊的山姆·帕金斯和A.C. 格林則跳起封蓋他,將他在半空中的位置封死。喬丹已經跳起,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閃躲,這個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眼看就要出大丑了。
但他卻在空中改變了主意,他停留在半空,好像抵抗住地心引力一樣,時間長到可以將球從右手換到左手,再上籃!
這僅僅是半秒鐘里發生的事,兩個防守球員完全失去了位置,球非常輕柔地在籃板上反彈回來,旋進了網窩。觀眾看得目瞪口呆,一陣沉默后,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這個球進得真是太棒了!
另一個驚人的瞬間發生在幾年后的全明星賽上。當時格蘭特·希爾正準備罰球,喬丹在禁區頂端徘徊著。對99.99% 的球員來說,罰球時站在禁區頂端,是為防守做準備。但希爾的球剛剛出手,喬丹就沖到禁區中央,搶在所有籃下球員之前,從籃筐邊緣摘下籃球,直接扣了進去。整個過程都在空中進行,腳不沾地。
喬丹自己也似乎對這個球感到滿意,他微笑著搖搖頭,又聳聳肩,好像在說:“這是怎么回事?我跟你們一樣也不知道啊!”他比中鋒要矮6 英寸,離球有20 英尺遠,但球最終還是落在他的手上。
在經歷了如此輝煌和激動人心的職業生涯后,喬丹通過一個媒體電話會議宣布了退役。你可能以為喬丹的退休生活會沉悶無聊,覺得喬丹會討厭這樣的生活,畢竟,退役后他就找不到他所需要的“挑戰”了。喬丹自己也提到了這個,他非常堅決地否定了這種觀點。
“我不這樣認為。”他說。
接下來他要尋求什么挑戰呢?有什么挑戰能比6 次NBA 總冠軍和數不清的個人榮譽更刺激呢?難道是進軍政壇?
不。
成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或者進入另一個職業運動領域?
肯定不是。
邁克爾·喬丹要尋求的挑戰是——養育兒女。
1988 年,有個研究員出版了一本書,她在書里稱父母并不重要,想以此出名。她認為,同輩和環境的影響才是孩子命運的決定性因素,父母的影響非常有限。
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我不可避免地會被問起這本書,但我不想在這里提它的名字,免得抬高它的身價。這位女士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她沒有任何社會科學的背景,沒有原始的研究材料,也幾乎沒有可以用來驗證書中觀點的東西,她只是搜集了別人的研究成果。要反駁她的觀點簡直太容易了。
“讓我們到本地的監獄里去看看,”我對一個咨詢者說,“讓我們跟囚犯們談談,你試著給我找出一個犯人,他的父母是互相尊重、真心相愛、擁有一段受人尊敬的婚姻的。我覺得你很難找到。”
那么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受到非議,我覺得有必要提醒父母們一件事。一直以來,很多父母都認為,做父母的只能雙手合十為孩子們做最好的祈禱。這其實是錯誤的。作為父親,你能讓事情變得不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的道路,這點至關重要。
為什么大多數男人沒有把教育子女當做一個真正的挑戰呢?對子女的教育會貫穿你的一生,這是最難的一點。邁克爾·喬丹打球時有中場休息,可以從疲勞中恢復過來,賽季結束后也可以休息,為下一季作準備,但在教育子女上沒有賽季結束和中場休息這回事,甚至連暫停都沒有。邁克爾·米納德是一所學校的學生主任,他在開車送讀幼兒園的兒子去看醫生時意識到這點。
“爸爸,艾琳昨天在麥當勞看到你在車里。”他的兒子說。
米納德不知道艾琳是誰,但艾琳把看到他的事告訴給了他的兒子,這讓他發現,自己時刻被孩子觀察著,即使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這讓他大為感慨。
你可能會想,男人應該很樂于接受這個挑戰啊,他們不就是那些勇于成為第一個攀上珠穆朗瑪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以及橫渡重洋去探索遠方的人嗎?
但大多數情況下,教育子女對父母們來說,特別對父親來說卻是一塊雞肋。往往是在忙完工作、打完高爾夫、修完車子以及橄欖球賽結束后,實在找不到事情做了,才會抽出時間陪孩子。這件本應最令人愉快同時也是意義最重大的事,很多男人都錯過了。
吉米·約翰遜是邁阿密海豚隊的主教練,1998 年底,他的母親去世,他卻因為工作無法出席葬禮前的告別會(稍感欣慰的是,他的兒子們出席了)。這件事讓他耿耿于懷。而之后的一年,他所率領的隊
伍被擋在了季后賽的門外,他忽然發現之前的慘烈競爭是多么徒勞無功。賽季結束后,他看到不下5 個教練在兩天之內被解雇,而總共只有28 個教練,被解雇的差不多占了20%。約翰遜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個異常殘酷的行業,他們要求你付出全部,卻不會用忠誠來回報你。
“我常聽教練們說,他們把宗教信仰排在第一位,家庭排第二,橄欖球排在第三,”他說,“但他們每天為橄欖球工作15 或16 個小時,每周去教堂1 個小時,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才幾個小時,這能說明他們把心思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吉米曾有過輝煌的執教經歷,帶領一支球隊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功。他教過丹·馬里諾,一個將來肯定能進名人堂的四分衛,他曾經深信他的球隊“僅差兩個前鋒”就可以贏得冠軍。但相比獲得另一枚超級碗的冠軍戒指,他更渴望能與他所愛的人有更多相處的時間,因此他和老板達成協議,聘請一名助理主教練,減輕工作負擔。
“我再也不會在訓練場待到半夜還不走了。”約翰遜說,他已經不堪重負。
邁克爾·喬丹和吉米·約翰遜,他們都是我們文化推崇的雄性偶像,他們都被視為成功者,他們都在尋求改變——把家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然而,在這個國家里,仍然有許多男人把自己的孩子扔在一邊,去追求喬丹和約翰遜都擁有過的,但其中大有不足之處的東西。
下一篇:郭德綱家訓提醒兒子人心險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孩子句號,不如給孩子問號》簡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