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曾經有一位記者來采訪我,開頭就問:“王老師,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追求如何培養出資優的孩子,可不可以從教養、發展與大腦的觀點,來談一談家長們該怎么教育孩子?”我聽完,不加思索地就說:“為什么孩子一定要資優?資優是現在孩子成功的必要條件嗎?”教孩子這么久以來,其實我最希望的是,家長們能放下成績至上的迷思,透過更多親子互動,更了解孩子身上的優點,因為真正的自信與成就感,不一定來自學習成績。千萬別限制孩子朝我們的目標前進,而不是往他心中所想的方向去飛翔。
由于教育環境與文化、飲食與科技等進步,讓現在孩子的心智發展,跟幾十年前真的有很大不同,在教養要追上孩子快速成熟的腳步,有兩件很重要的事:一是要當個會陪伴更會和孩子互動的爸媽,讓家庭關系更加親密;二是要教出孩子的生活好品格,讓孩子一輩子受用無窮。不管是親子演講、臨床咨詢和親子部落格的回復中,我觀察到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被養得很好,可是卻越來越多爸媽愁眉苦臉地跟我說,我們快要不會教了,不知道要如何和孩子互動!其實,這道出了我多年來一再推動從親子游戲中去教孩子,才能滿足孩子發展的重要。
從學前教育到學齡教育,甚至零到三歲嬰幼兒早期教育,都提倡很關鍵的“八要三不”科學育兒原則。“八要”:要培養自動自發、要培養自我管理、要訓練耐心、要學習專注、要打造自信、要磨煉獨立、要培養同理心、以及要鍛煉挫折忍受力;“三不”:不過度保護、不拿孩子比較、不要只重智慧開發。這些原則,更應該落實到具體的親子互動中,所以,我認為比開發孩子的IQ 更重要的事,都放在這本書里,從三大領域的游戲設計中,自然地提升孩子內在品格,增加環境適應力,提升學習與發展。
第一部分是談孩子的EQ(EmotionalIntelligence Quotient,情緒智慧)訓練。因為讓孩子從小有快樂正向的思考與情緒管理的能力,就是培養優秀人格的開始。在幼兒的成長中,我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孩子的情緒行為很多,如孩子愛生氣、愛耍賴、愛哭;孩子到年紀很大還無法跟媽媽分開;孩子很敏感;孩子的社交畏縮;孩子的同理心不成熟等,本篇提出了很多有趣又帶有功能的大腦發展活動,來增加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第二部分則是談孩子的AQ(AdverseQuotient,逆境智慧)訓練。現在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問題層出不窮,我認為與孩子的挫折容忍度低有相當大的關系,而耐挫力必須從小就給孩子很多機會教育,要有一定的經驗累積,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孩子的認知行為發展上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孩子的IQ 會受先天基因的影響,EQ 也會受先天情緒氣質的影響,但唯獨AQ 的能力,是被后天經驗教育來的,從跌倒中學到的,這非常的重要,我們絕不能教養出挫折容忍度低的下一代。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好勝輸不起、不能等待很沖動、慢吞吞沒有動機、沒有自信、不能對自己負責,這篇設計了很多提升孩子耐挫力的親子活動,讓爸媽輕松養出自律、負責、與勇敢的好孩子。
第三部分則是談孩子的CQ(CreativityQuotient,創意智慧)訓練。其實每個孩子先天的潛能都非常大,這部分我最希望談的是,在教養過程中,爸媽們要放下“孩子晚學就輸在起跑點”的偏見,重新觀察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興趣與動機。這樣的教養,才能留下“空白時間”讓孩子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才能讓孩子的創造力無限。書里我們會討論非常多孩子的學習力低落(可能與工作記憶有關系)、不愛思考困難問題、常常不能專注學習、涂鴉不協調或寫字慢、想象力較弱等常見現象,并整理出刺激孩子提升學習效率,增加孩子大腦靈活思考、豐富聯想的許多親子活動,期待家長們善用這些活動,不再將目光只投射在孩子的學習成就,而影響到最寶貴的親子關系。
最后,這本書除了結合醫學領域的專業育兒知識,更有我多年來與不同氣質孩子的互動經驗,以促進孩子大腦學習與終身品格的角度,帶領孩子透過游戲活動練習EQ、AQ 與CQ 的三大能力,用最簡單的方式在家進行,教養出最關鍵的學習能力;本書也以孩子的行為問題導向,結合分齡游戲的設計,期待眾多家庭一同打造愉快輕松的育兒環境,從小培養出孩子的好品格與多元智慧的基礎。
親愛的爸媽,如果你對科學育兒法有更多的想法,或希望分享你快樂的育兒經驗,甚至育兒的過程中需要我的協助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到天才領袖的親子部落格。我開辟了一個“請問教養專家”的園地,讓我們一起為臺灣孩子的競爭力而耕耘,祝福大家育兒順利。
本文由北京紫圖圖書授權摘自《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
下一篇:用“三無原則”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發展專家的腦科學育兒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