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問:我的孩子已經2歲了,前些日子患皰疹性咽炎,高燒5天。現在已經痊愈,精神食欲都已經恢復正常。可是我發現孩子的脾氣卻變大了:動不動就大叫,凡是不能滿足孩子要求的時候,他就哭鬧不停,而且時時要求我“抱抱”,寸步不能離開我。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答:孩子生病以后,尤其是高熱階段,口腔的疼痛、不能進食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痛苦,孩子也會產生煩躁不安和焦慮恐懼的心情。因此,父母會比平時更加關心孩子和周到細致地照顧孩子,對于孩子的種種要求往往百依百順,只要孩子高興,家長會想盡辦法從物質上、精神上去滿足孩子。為了滿足治療需要,于是就一味的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大哭大鬧,表現蠻橫、任性、固執。如果家長沒能及時地矯正自己的做法,時間一長,孩子就養成了嬌氣、任性的毛病。疾病雖然痊愈,但是毛病卻延續了下來,而且有的孩子可能還出現行為倒退的現象,如:讓你“抱抱”,主要孩子還有不安全感,對你過分依戀,因此需要引起家長注意。
首先家長應該清楚疾病對于人的一生隨時都可能發生。實際上孩子生一場病也是對機體的免疫系統一種考驗,孩子本身也經受一次挫折的訓練,告訴孩子:生病就是需要去醫院治療,而治療可能就意味著打針、吃藥。不妨用孩子崇拜的偶像為例子,告訴他“×××就不怕打針、吃藥,他可勇敢了!”當然孩子生病需要家長在生活上給予很好的照顧,但是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在生病的過程中該拒絕的還是要拒絕。對于孩子能夠自己吃藥,或者勇敢地接受打針,應該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孩子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鼓勵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這樣才不會在孩子疾病好了以后卻表現嬌氣和任性。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
你的孩子已經出現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冷處理,對于孩子無理的要求,不要理睬他,使他知道大哭大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當他平靜下來,再曉之以理。另外你應該多帶孩子去外界玩玩,或者請小朋友到家中玩,新的興奮點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和探索,在和小朋友交往中逐漸擺脫對父母過度的依戀。文/張思萊
摘自《張思萊育兒微訪談》養育分冊
下一篇:孩子吃草莓后拉草莓籽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的牙膏應該這樣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