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聲帶組織嫩,長期過度用聲易發生水腫
●聲帶炎癥未及時治療可發展為聲帶小結甚至聲帶息肉,嚴重的需手術治療
●家長平時應盡量讓孩子少吃過咸、過辣的食物,特別是已經出現聲嘶的孩子,更不要吃燒烤、油炸等容易上火的東西
對父母來說,孩子清脆的童聲無疑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可是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五官科,卻常年有一群特殊的小患者,他們并沒有同齡孩子般甜美的童聲,而是擁有一副讓父母擔憂的“鴨公嗓”。
該院五官科主任醫師麥飛指出,孩子平時過于任性,習慣大聲哭鬧,或是在唱歌、讀課文時不懂保護自己的嗓子,都可能因用聲過度導致聲帶水腫。如果控制不當,聲帶炎癥還可轉為慢性喉炎,并出現聲帶小結或聲帶息肉,嚴重的甚至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病例
用聲過度 4歲男孩變“鴨公嗓”
4歲的男孩晨晨在家是個任性的“小皇帝”,平時總是喜歡扯著嗓門大聲說話,稍不如意更又哭又鬧。最近,晨晨的媽媽驚奇地發現,兒子原本可愛的童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嘶啞的“鴨公嗓”,這種嘶啞的嗓音持續了一個多月仍不見好轉。
醫生檢查后發現,由于長期用聲過度,晨晨的聲帶已經出現了炎癥和水腫,如果控制不當,水腫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聲帶小結或聲帶息肉,那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了。
分析
兒童聲帶組織嫩 摩擦過多易水腫
“從解剖學上來說,凡是能引起聲門運動、聲帶張力及聲帶結構出現異常的,都會引起聲音嘶啞。”麥飛表示,因喉嚨問題前往該院五官科就診的兒童中,約有四分之一都存在聲音嘶啞的問題,其中尤以三四歲左右、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為主。
麥飛解釋說,普通人說話時,聲帶的振動頻率一秒鐘至少可達200多次,如果聲帶活動太厲害,相互摩擦過多,就會產生炎癥和水腫,“與成人相比,孩子的聲帶組織本來就比較嫩,如果長期過度用聲,使聲帶振動超強,更加容易發生水腫。”
大聲哭喊可損傷聲帶
“現在一些被家長寵壞的‘小公主’、‘小皇帝’,稍不如意就大聲哭喊,威逼大人妥協,這些不良的用聲習慣,都可引起聲嘶。”麥飛指出,還有一些孩子在學唱歌時,不知道保護自己的嗓子,高音唱不上去時強扯聲帶將音飆上去,這些做法都可因聲帶受到強烈的氣流沖擊發生摩擦而致損傷。
麥飛表示,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聲嘶,一旦發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說話,讓聲帶得到休息,“但我們發現,有些孩子發現自己聲音嘶啞后,反而更加用力地說話,時間一長,很容易引起喉室周圍張力過大,造成喉室肌松弛。”
他提醒說,長期如此對聲帶進行不良刺激,可使聲帶邊緣前、中三分之一處發生創傷性炎癥反應,比如出現血管增生、黏膜水腫,甚至發生聲帶息肉樣變,最后導致說話、唱歌出聲時出現“青筋暴露”的現象,“這種惡性循環可使得聲音更加嘶啞。”
危害
聲嘶未及時治療 可轉為慢性喉炎
麥飛表示,如果孩子出現聲嘶后能讓聲帶及時休息,再加上一些輔助的藥物,一段時間后就可以恢復原來的童聲。但如果聲嘶后沒有得到及時控制,或治療不徹底,則可能轉為慢性喉炎,恢復起來困難較大。
此外,反復的呼吸道感染也容易導致慢性喉炎。麥飛解釋說:“長時間鼻塞、流鼻涕、張口呼吸以及炎癥分泌物刺激喉部黏膜等,都容易使孩子的聲帶充血、水腫,時間久了可引起聲帶肥厚或聲帶小結,甚至發展為聲帶息肉。”
預防
學會有控制地發聲
少吃油炸燒烤食品
“嗓音是人類情感狀態表現最敏感的晴雨表,任何心情的波動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發聲。”麥飛提醒說,為了保持良好的發聲生理狀態,避免損傷聲帶,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冷靜從容的生活習慣,遇事不怒,不高聲呼叫,說話時學會有控制地發聲。
“對于有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的孩子,如果出現聲嘶并伴有呼吸困難,出現‘犬吠’樣咳嗽時,應盡快到醫院請醫生診治,切勿延誤治療的時機。同時,對喉炎的治療應該要徹底,以免發展成為慢性喉炎。”
在飲食方面,麥飛建議家長平時應盡量讓孩子少吃過咸、過辣的食物,“特別是已經出現聲嘶的孩子,更不要吃燒烤、油炸等容易上火的東西,否則容易加重聲帶的發炎。”
提醒
先天性疾病也可引起聲嘶
麥飛提醒說,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喉狹窄、先天性聲帶麻痹等,也會導致孩子聲嘶。患有這些先天性疾病的寶寶,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會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哭聲,部分孩子到了兩三個月大時癥狀會更加明顯。
“比如,有些寶寶呼吸時能聽到一種很特殊的聲音,好像雞叫一樣。還有的寶寶胸口凹陷,哭聲很小、很沙啞或根本哭不出聲,如果家長發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文/記者饒貞 通訊員林惠芳、彭文斌
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五官科主任醫師麥飛
下一篇:皮科醫生的13條寶寶防曬建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危害寶寶的9種有毒日用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