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炎炎夏日,各種病原微生物大量繁衍滋生,加上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出汗多,故而皮膚病的發病率迅猛飆升。切莫小看皮膚病,輕者影響孩子的睡眠或情緒,重者可能引發急性腎炎、敗血癥而危及生命。因此,年輕父母們務必給孩子的皮膚留一份關愛,做好皮膚病的防治工作。
一、痱子
原因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孩子出汗多,加上皮膚發育尚不完善,汗液不易蒸發,進而浸漬表皮角質層,導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液儲留其中,使內壓不斷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隨之會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于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此時痱子便“應運而生”了。
癥狀
額頭、脖子、胸背等處最為常見,致使孩子因癢、痛而煩躁不安。
3種類型
紅痱子 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形成,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有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后有輕度脫屑。此型最多見。
白痱子 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多數在頸、軀干部發生,呈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也無不適感,摩擦易破裂,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唇。
膿痱子 痱子的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常發生于皺褶部位,如頭頸部、四肢及會陰部。雖為小膿皰,膿皰內一般無細菌,但膿皰潰破后細菌可乘機侵入而引起感染。
防治對策
1.注意室內涼爽通風。
2.講究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干燥。
3.洗澡最好用溫水,同時選用堿性弱的嬰兒沐浴液,不要用肥皂,以減少刺激。
4.避免用力擦洗有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痱子而形成糜爛面。
5.洗完澡后用柔軟毛巾輕輕抹干,再撲些爽身粉或痱子粉,以減輕刺癢感。衣服最好輕薄、柔軟、寬大,以棉布做成的為宜,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
6.1歲以內的嬰兒,大人不要整天背或抱,可以在涼爽通風的地方鋪一草席,讓孩子自己爬著玩。
7.多給孩子喝些清涼飲料,如綠豆湯、綠豆稀飯、小豆粥等,多吃青菜和瓜果,既可消夏解暑,又可補充水分及維生素。
8.痱子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為防止感染,可用蒼耳、白礬、馬齒莧各12克,加水200毫升,煎20分鐘,晾涼后清洗痱子,早晚各1次。
二、黃水瘡
學名膿皰瘡,由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偷襲引起的化膿性皮膚病,有一定的傳染性。
原因
1.兒童的皮膚薄嫩,皮脂腺發育不成熟,皮膚表面缺乏脂質膜保護,對細菌入侵的抵抗力差。
2.夏季氣候溫熱潮濕,皮膚多汗,細菌容易繁殖,而皮膚經汗液浸漬之后容易受傷,給細菌侵入打開了通道。
3.孩子夏季易生痱子、濕疹、蟲咬皮炎等皮膚病,細菌隨之潛入而引起膿皰瘡。
癥狀
膿皰瘡好發于孩子的面部,如口周、鼻周及四肢暴露部位,初起時為點狀紅斑或小丘疹,之后迅速變成小水皰,周圍繞有紅暈,很快變成膿皰,易潰破。破潰后形成糜爛面,膿水流到之處,便會生瘡,“黃水瘡”因之而得名。一般沒有發燒等全身癥狀,但若治療不及時,可使感染加重,甚至并發急性腎炎。
防治對策
1.保持衛生,勤洗澡。
2.及時治療搔癢性皮膚病,防止孩子搔抓而招來細菌感染。
3.患兒應避免與健康兒童接觸,衣物需要高溫消毒。
4.一旦發現疫情,應及時到醫院皮膚科尋求治療,治愈后不會留下疤痕。
三、皮膚念珠菌病
原因
由于抗菌藥(如頭孢類廣譜抗生素)以及激素類軟膏(如膚氫松軟膏等)的廣泛應用甚至濫用,一種稱為皮膚念珠菌病的皮膚病越來越多地侵襲孩子的皮膚,夏季尤其高發。其中的一種類型——扁平苔癬樣型最為常見,其外觀很像痱子,而且好發部位多在有皺褶及多汗的部位,并有輕度癢感,往往被人們誤為痱子,故又有“大熱痱”的俗稱。
癥狀
其實這不是痱子,而是一種真菌——念珠菌侵害皮膚造成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區別。比如念珠菌的皮膚損害比痱子要大,皮損頂端較為扁平(痱子的皮損頂端較尖)等。必要時可請醫生在皮損處取鱗屑做顯微鏡檢查,即可真相大白。
防治對策
預防措施與痱子相似,但治療方法有根本區別,因為本病的肇事者是念珠菌,故使用念珠菌的克星——制霉菌素才是治本之舉。方法是用制霉菌素軟膏外搽,每日2~3次。
四、沙土皮炎
原因
夏季兒童多喜歡玩沙土、水等,這時可要注意了,一種稱為沙土皮炎的皮膚病很可能纏上你的孩子。沙土皮炎的醫學名稱叫做幼兒丘疹性皮炎或摩擦性苔癬樣疹,3~10歲的孩子最容易受害。究其病因在于兒童皮膚嬌嫩,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后,防御機能降低,加上夏天強烈的陽光照曬以及汗液浸漬,從而導致皮膚發炎。
癥狀
沙土皮炎最青睞孩子的手背、手腕等處皮膚,嚴重者也可“亮相”于前臂、大腿、臀部等部位。表現為密集的如針尖或米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皰,出現灼熱、刺癢等不適感,甚至發生皮膚腫脹、糜爛、流水等。
防治對策
1.提醒孩子少將沙土、水、肥皂等刺激性物質當作玩具,玩耍后及時清洗手、腳等部位。
2.一旦攀上了沙土皮炎,可用適量鮮馬齒莧洗凈煎水,待涼后洗搽患處,每日2~3次。或去藥店購買六一散10克、化毒散2瓶,混勻后外用,每日1~2次。
3.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撲爾敏、維生素C等藥物。
4.如果皮膚紅腫糜爛較重,應及時帶孩子向醫生求助。
五、蟲咬皮炎
原因
夏季氣溫高,孩子往往赤身露體,致使體表皮膚大部分處于暴露狀態,給自然界的昆蟲提供了侵犯的機會,如蟲咬、刺蟄等,進而引起種種皮膚病,醫學上統稱為蟲咬皮炎。列在黑名單上的“兇犯”有虱子、跳蚤、臭蟲、蚊子、毛蟲、隱翅蟲、螞蟻、蜈蚣、蝎子等。
癥狀
蟲咬皮炎多發生在孩子的頭、臉、手、腳等暴露部位,癥狀可分為輕、中、重三度:輕者只有點狀紅斑、小丘疹、小風團、瘙癢;中度有水腫性紅斑,丘疹、風團較大,還有結節、水皰及癢痛;重者可有大風團、紅斑水腫、大庖,直至出血性皮疹,如紫癜、淤斑及血庖,自感劇癢及疼痛,并可出現全身癥狀,如畏寒、發燒、惡心、嘔吐及手腳麻木等,皮膚壞死潰爛,甚至導致休克而喪生。當然,生活中最多見的還是輕癥。
防治對策
1.以預防為主,如點蚊香,最好用電熱蚊香(家有嬰兒則任何蚊香都不宜,可借助透氣性好的蚊帳防蚊)。
2.提高警覺性,不讓孩子到毒蟲出沒的地方玩耍。
3.經常清掃室內,及時消滅虱子、跳蚤與毒蟲。
4.一旦發生了蟲咬皮炎,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患處,盡可能取出或拔除毒刺,外搽10%的氨水或1%薄荷爐甘石洗劑,或者蟲咬藥水,皮膚紅腫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
5.已感染化膿的病灶可用抗菌素軟膏外涂。如果皮膚壞死或繼發感染,甚至引起全身中毒癥狀者,應及時請醫生處置。
六、涼席皮炎
原因
夏令氣溫高,睡涼席有一種舒適感。但也有弊端,如孩子皮膚易被席子擦傷或引起過敏,誘發皮炎,出現疹子、風團,瘙癢不已,謂之涼席皮炎。
防治對策
1.為孩子挑選質地好、正面光滑無刺的涼席。
2.使用前先洗凈,再用開水燙幾遍,然后曬干。席子表面用紗布包好,不讓孩子的皮膚直接與涼席接觸。紗布經常換洗,涼席經常擦洗。
3.天氣稍涼時要及時撤掉涼席,長時間不用的涼席在使用前務必燙洗干凈,在太陽下曬干。
4.過敏性體質的孩子夏季不要用涼席。文/張玲 副主任醫師(媽媽寶寶)
下一篇:秋季寶寶護理宜進補防腹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提醒:小孩要防“跟屁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