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節長假,無論是返鄉還是出游,出行前備好藥品非常有必要。專家提醒,出行備藥要根據你的目的地、旅途長短和旅伴等情況,設計個性化的小藥箱。特別是帶著孩子或老人出行的,出行帶藥更為講究。
基礎藥
出門在外,準備些基礎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以及時令性疾病的藥物為主,主要是起到應急的目的,內服、外用都要兼顧。
內服
預防暈車、暈船藥:白云山暈動片、茶苯海明片。(Tips:暈車藥最好在上車(船)前半小時服用。)
解熱鎮痛藥:含對乙酰氨基酚的各種口服劑以及含布洛芬的各種口服制劑。
感冒藥:白云山小柴胡、維c銀翹片、速效傷風膠囊等。
消化不良、腹瀉用藥:黃連素片、呋喃唑酮片、蒙脫石散劑(思密達)、保濟丸、藿香正氣丸等。(Tips:藿香正氣液含有酒精,自駕車司機最好不要服用,可以服用藿香正氣丸,丸劑中沒有酒精。)
外用
傷口處理:創可貼、無菌紗布、云南白藥噴劑等。(Tips:紗布的用途很廣泛,可用于傷口止血、包扎,當出現骨折時,和幾根樹枝一起就能起到固定作用。)
消炎外用藥膏類:百多邦、紅霉素軟膏。
緩解頭痛頭暈、肌肉痛:驅風油、風油精。
兒童特需
溫度計:38.5℃以上需服用退燒藥,38.5℃以下物理降溫即可。
退燒藥:宜用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3月齡以上的兒童)和布洛芬(適用于6月齡以上的兒童)。
腹瀉藥:媽咪愛、蒙脫石等。
老人特需
溫度計:老年人對自己體溫變化的敏感性已大不如前,即便發燒,大多時候都感覺不到。因此,當老年人精神不濟、沒有食欲時,最好先量量體溫,看是不是發燒惹的禍。而且,發燒是許多重大疾病的“排頭兵”,不可大意。
血壓計、血糖儀:當老人有頭暈、胸悶等不適時,最好及時量血壓,以便及早地發現異常。血糖儀是糖尿病病人的必備之物,不舒服時可隨時隨地測量。
病人特需
日常用藥: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陳吉生教授提醒,降壓藥、降糖藥等要根據行程天數,計算好藥量。(Tips:糖尿病人出游,如果使用胰島素,旅途中要注意胰島素保存。胰島素需要冷藏保存,出發時可將胰島素放入保溫盒內攜帶,其中若放有冰袋則更佳,到達目的地后將胰島素放入冰箱中。)
急救藥: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帶上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如果出現胸痛等不適癥狀應及時服用。哮喘病人除了攜帶常規藥物、正在使用的藥物外,還要攜帶急救藥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以備哮喘發作時應急。(Tips:有部分哮喘患者已多年不發作,不需要用藥了,但外出時環境改變、旅途疲憊可能會誘發哮喘發作,最好還是帶藥出行。)
氧氣袋:心臟病病人或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建議備上一個。
根據目的地備藥
準備出行藥品時,還可以根據旅行的目的地,在準備藥品時有所側重。
高原:對于高原反應,可攜帶幫助溶血栓、防止血管硬化的藥物預防。建議藥包中必備: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適當服用。由于高原飲食以牛羊肉為多、蔬菜較少,上述維生素組合基本可補充身體所需。年紀較大或體形較胖者,可適當帶些紅景天等軟化血管藥物,緩解頭痛的藥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海邊:海鮮類食品對于有些人來說既是美味大餐,又是引起腹瀉的病源。蝦、蟹的殼中寄生著很多細菌,如果加工不充分,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引起腹瀉。海鮮本身偏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多了易消化不良,也容易導致腹瀉。還有一部分腹瀉是消化道過敏表現,不僅皮膚會起疹子,消化道也會有炎癥等癥狀。旅行時應該帶點撲爾敏等抗過敏藥物,以及黃連素、諾氟沙星之類治療腹瀉的藥物。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莊文斌 潘英媛
下一篇:小心5種氣味毒害寶寶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媽媽吸毒,1歲孩子吃奶成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