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朱翠平兒童意外傷害如何應急處理導語:孩子天生好動,因此也很容易發生意外,當孩子發生意外受傷時,家長一定要做好應急處理。《育兒專家視點》邀請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急診科主任朱翠平為大家講解,常見兒童意外傷害如何應急處理。
孩子天生好動,因此也很容易發生意外。孩子發生意外受傷時,時家長該如何做應急處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急診科主任朱翠平提醒家長,當孩子意外受傷時,家長應該及時做好應急處理,判斷孩子受傷情況,嚴重時應及時正確送醫,以免延誤病情。
掌握“生命三角”,第一時間判斷孩子安危
朱翠平提醒家長,意外發生后,家長首先要判斷傷害的程度,建議掌握“生命三角”,即通過觀察孩子的外形(Appearance)、呼吸(Breathing)和循環(Circulation)來初步判斷。如果孩子精神不佳,不清醒、嗜睡或煩躁,臉色發白、發青,呼吸不順暢、喘粗氣或無呼吸,手腳發冷,則提示可能處于呼吸衰竭、休克早期,也有可能發生心肺驟停和氣管異物窒息。前兩種情況需要盡快送醫,而后兩者則應立即進行現場施救,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去醫院的路上。
朱翠平說,現場急救首要原則是維持生命;其次是降低傷害程度,避免二次傷害,如脫離傷害物、固定受傷部位、止血等;第三是減少痛苦;第四是及時正確地轉送醫院。
常見意外傷害該如何應急處理
1.燒燙傷
如果是小面積輕度燙傷,皮膚僅是紅腫,沒有起泡、破皮,應立即用涼水沖洗局部10-20分鐘,可以降低溫度和止痛;如果皮膚表面起泡或皮膚已破,則不能用水沖,有衣物粘連住皮膚的不能硬扯,應該剪去衣物沒有粘連皮膚的部分,及時用濕涼毛巾或冰袋降溫,小心不要把水泡弄破。如果是化學物如強酸引起,切忌用水沖洗,而要用干布拭凈。燒燙傷處切記不要涂牙膏或油性軟膏,注意保暖。緊急處理后,視傷勢送孩子到醫院救治。
2.骨折
如果孩子跌倒后如果疼痛難忍,跌傷部位動不了,或有明顯腫脹、畸形,通常是出現了骨折。如果骨折處皮膚未出現破損,屬于閉合性骨折;如果能從皮膚破裂處見到被折斷的骨頭則為開放性骨折。孩子骨折后,如果有出血狀況則首先要止血,可先用指壓止血法,壓住傷口血管上端,用干凈的紗布、繃帶等包扎傷口,不便包扎的傷口可扎止血帶止血;其次是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紙)板等堅硬物固定骨折肢體,以減少骨折周圍組織進一步損傷。
3.溺水
如果孩子發生溺水,一定要及時進行急救處理。當孩子離開水面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沙和污物;接著應解開孩子的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檢查孩子的反應和呼吸狀況,如果孩子無反應但有呼吸,則將其頭偏向一側,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應皆無,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4.動物咬傷
孩子被貓、狗等動物抓傷或咬傷后,應該馬上就地徹底清洗傷口。一般動物咬的傷口是外口小里面深,因此沖洗是應盡可能把傷口擴大,并用力擠壓周圍組織,設法把粘在傷口上的動物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干凈。如果傷口出血過多,應設法立即止血,再送醫急救,并且一定要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朱翠平提醒,動物咬傷切忌不對傷口做任何處理就直接涂紅藥水包紗布。
5.跌、撞傷
對于輕微的跌、撞傷,如果有表皮擦傷,應先清洗傷口,然后用酒精或碘伏進行消毒;如果局部腫脹青紫,則應先冷敷,24小時后可使用活血化淤藥物或者熱敷,切忌傷后立即擦紅花油;如果是被銳器所傷,應及時就醫,以免感染破傷風。
如果是頭部外傷,首先要判斷大腦有無受損,出現下列癥狀必須立即送醫院——意識不清、躁動不安,面色蒼白、出冷汗,雙眼上吊或口角歪斜或肢體單或雙側癱瘓,抽搐,嘔吐頻繁,耳鼻內流血或流水。
如果孩子傷后立即大哭,并能正確述說事情經過,一般無大礙,應讓孩子仰臥休息,要注意墊高頭部,但孩子睡覺時家長要注意隔一段時間叫醒孩子,觀察孩子的反應,特別需要留意48小時內的變化;如果孩子滑到或從高處跌落,頸部可能會受到強烈撞擊,此時應首先固定頸部,讓孩子平躺,并伸直背部,不要移動頭部和頸部,可將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圓筒狀放在頸部周圍;如果頭部出現外出血,出血較多時,應用干凈毛巾或紗布進行壓迫止血,如果面部淤血或頭皮血腫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可進行冷敷但不可揉搓。
6.誤服藥物、毒物或異物
(1)異物吸入:容易被孩子誤吸的有花生、瓜子等,小寶寶則有可能在嘔吐時嗆入奶液、胃液。誤吸異物可致命,一旦發生大的氣管誤吸,家長要第一時間進行急救,不要浪費時間送醫,對于暫時不危及生命的疑似誤吸,則應盡快送醫。如果孩子臉色青紫、喘不過氣來,則可能是大氣管阻塞,此時應馬上進行異物排出。對2歲以下的小寶寶,家長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將寶寶放在腿上,背部緊靠著家長的胸部。家長用手使勁向后向上擠壓寶寶的上腹部(臍上區域),壓后隨即放松。反復數次。如果寶寶已能獨立站穩,可以采取站姿,上身略向前傾。家長用雙臂從身后將寶寶攔腰抱住,同時右手握拳,頂住其上腹部,左手則按壓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擠壓其上腹部,壓后隨即放松。
(2)誤服藥物、毒物:對于誤服藥物,家長首先要判斷是服了什么藥物或毒物,根據藥物的種類判斷應該怎樣做應急處理。某些藥品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小,如維生素類,吃錯了或多吃了一兩片,問題不大。但有的藥物如安眠藥及某些解痙藥、退熱藥等,幼兒多吃會出現昏迷、心跳加快甚至休克,一些外用藥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蝕性,必須及時處理。
朱翠平提不建議家長為3歲以下的孩子催吐,尤其對已經昏迷的患兒和誤服汽油、煤油等石油產品的幼兒,以防發生窒息。如果誤服腐蝕性液體,應立即喝牛奶、豆漿;誤服強堿藥物,應立即服用食醋、檸檬汁、橘汁等;誤服強酸,應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護胃黏膜。如果誤喝了碘酒應趕緊喝米湯、面糊等淀粉類流質,以阻止人體對碘的吸收;錯喝了癬藥水、止癢藥水、驅蚊藥水,應立即多喝濃茶,處理后及時送醫院就診,最好帶上裝藥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嘔吐物。
下一篇:牢記4種“小兒不宜”藥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歲包皮長要割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