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1-3歲 > 常見疾病

常見疾病

小兒猩紅熱的居家護理辦法

分類: 常見疾病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12-19

閱讀 :348

  什么是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一種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它為“爛喉痧”,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任何年齡均可患病,但2~8歲的寶寶最容易被感染。臨床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膚脫屑為特征。少數人在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并發癥。

  猩紅熱的傳染性非常強,通常在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期,傳染性最強。患猩紅熱的寶寶如果與正常人接觸,就會通過飛沫直接傳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傳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非猩紅熱患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鏈球菌感染但未發病的帶菌者等。因此,在幼兒園常常可見到這樣的現象,即有的寶寶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紅熱,或是家里爸爸、媽媽患了扁桃體炎、咽炎等疾病,使寶寶感染上猩紅熱。

  不過,寶寶患猩紅熱后,通常可獲得終身免疫,僅有極少數的寶寶由于感染細菌類型的不同而發生第二次猩紅熱。

  通常,猩紅熱起病很急,患病的寶寶表現出怕冷、發燒,輕者發燒38℃~39℃,重者可達到39℃~40℃,同時,可能伴有惡心和嘔吐、頭痛,扁桃體出現紅腫或有化膿性滲出物,嗓子非常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時。大多患病的寶寶發病12小時后,皮膚上出現皮疹,偶爾也有少數寶寶在2天后才出現。皮疹最早出現的部位是頸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布全身;皮疹呈鮮紅色,針頭大小,有些像“雞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壓時,可使紅暈暫時消退,受壓處皮膚蒼白,經十余秒鐘后,皮膚又恢復呈猩紅色,這種現象叫“掌印”。面部充血潮紅,但無皮疹,口唇周圍及鼻尖則顯得蒼白,故被稱為“口周蒼白圈”。此外,出疹后3~4天,患病寶寶的舌苔剝脫,舌乳頭紅腫,很像鮮紅的楊梅,故稱它為“楊梅舌”,這些都是猩紅熱的特殊癥狀。

  發病后一周左右,皮疹按出疹順序先后消退,一般在2~4天退盡,病情嚴重的寶寶則一周左右才能退盡。患病后第一周的周末至第二周的初始,皮膚開始出現片狀脫屑,通常顏面和頸部脫屑為糠屑狀,軀干處脫屑為鱗片狀,手掌和腳底脫屑則呈現手套或襪套狀。猩紅熱皮疹消退后,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疤痕和色素沉著,大多數患病寶寶隨著皮疹消退,體溫逐漸恢復正常。極少數病兒癥狀嚴重,表現為高熱、抽風、昏迷、甚至休克。有時可并發心肌炎、腎炎、風濕熱、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猩紅熱居家防護對策

  對策1 切斷傳染源

  猩紅熱的傳染性極強,但目前尚還沒有疫苗預防,因此應注意切斷傳染源。猩紅熱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的,一定要經常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多去空氣清新的花園玩耍或散步。

  幼兒園發生流行時,可每天采用鹽水漱口,對患病的寶寶應馬上進行隔離治療,一般治療7天后方可解除隔離,以免傳染給別的寶寶。無論是幼兒還是大人,只要與猩紅熱患者有過密切接觸,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趕快服藥預防,如服用復方新諾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經患過腎炎或風濕熱的寶寶。

上一頁12下一頁

下一篇:小兒每日排尿量的參考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猩紅熱的猩紅熱食療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灵台县| 汉沽区| 漠河县| 沙坪坝区| 庐江县| 广汉市| 常宁市| 长葛市| 贵南县| 资中县| 涟源市| 哈尔滨市| 名山县| 姜堰市| 汉源县| 吉安县| 柳林县| 沧州市| 楚雄市| 桓仁| 磴口县| 龙南县| 凤冈县| 西安市| 石家庄市| 广州市| 南召县| 南平市| 普格县| 婺源县| 龙口市| 旬阳县| 桦甸市| 务川| 贺州市| 无棣县| 康定县| 岢岚县| 得荣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