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1-3歲 > 常見疾病

常見疾病

小兒中毒型菌痢如何治療

分類: 常見疾病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fā)布 : 08-25

閱讀 :433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暴發(fā)型,是由痢疾桿菌所致的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突發(fā)高熱、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現(xiàn)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歲小兒多見,發(fā)病急驟,病情嚴重。少數(shù)病例開始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內(nèi)才轉(zhuǎn)為中毒型。近年來本病有減少趨勢。

  中醫(yī)稱中毒型菌痢為“疫毒痢”、“疫痢”、“時疫痢”。

  病因病機

  染有疫毒等不潔之物,從口入腹,蘊伏腸胃,為其主要發(fā)生原因。受涼、疲勞、饑餓,以及患其他疾病后體弱未復(fù),則為本病的誘因。

  辨證論治

  1.疫毒內(nèi)閉證

  [證候]  突然高熱,惡心嘔吐,煩躁不寧,甚則反復(fù)驚厥,神志不清,或痢下膿血。舌質(zhì)紅,苔黃或灰糙,脈數(shù)有力。

  [治法]  清腸解毒,泄熱開竅。

  [方藥]  黃連解毒湯。主要藥物: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甘草等。

  有抽搐者,加鉤藤、全蝎平肝息風(fēng);嘔吐而舌苔厚者,加玉樞丹芳香辟穢,降逆和胃;驚厥抽風(fēng)頻繁,神志不清者,藥用安宮牛黃丸、羚角鉤藤湯,或用蜈蚣、全蝎、僵蠶鎮(zhèn)驚息風(fēng);壯熱狂躁,皮膚出血點者,可用犀角地黃湯,或用牡丹皮、紫草涼血解毒;大便量少或無糞便,肚腹作脹者,可加大黃、枳實蕩滌腑氣,導(dǎo)毒下行,且有急下存陰之功。

  2.內(nèi)閉外脫證

  [證候]  突然出現(xiàn)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或汗出不溫,皮膚可見花紋,口唇發(fā)紺。嚴重者可見口吐咖啡樣痰,呼吸淺促或節(jié)律不勻,脈細數(shù)有力,血壓明顯下降等危象。

  [治法]  扶正固脫,潛陽息風(fēng)。

  [方藥] 參附湯,或參附龍牡救逆湯。主要藥物:人參、附子、生龍骨、牡蠣等。

  以人參、附子煎湯灌服,或參附龍牡救逆湯,重在回陽救逆。如脫象已解,而閉證存在,則按毒邪內(nèi)閉治療;如呼吸淺促不勻,腎氣失納,腎為氣之根,可重用五味子、山萸肉以固納腎氣;口舌青紫或見血瘀征象者,可加用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

  經(jīng)驗方

  1.蕩痢平

  [藥物組成]  川黃連6克,廣木香4.7克,白頭翁9克,秦皮6克,山楂炭9克,川厚樸4.7克,血余炭9克,藿香梗4.7克,車前子9克,谷芽炭9克,麥芽炭9克。

  [功效]  理氣活血,解毒止痢。

  [適應(yīng)證]  急性菌痢。

  [用法用量]  制成片劑,每片0.3克,一歲4片,3歲9片,6歲12片。

  2.止瀉一號

  [藥物組成]  藿香9克,葛根3克,黃芩3克,木香3克,伏龍肝9克,茯苓9克,澤瀉9克。

  [功效]行氣止痢。

  [適應(yīng)證]  急性菌痢輕證。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3.周慕新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 白芍藥、當歸、黃連、檳榔、木香、萊菔子、甘草、焦三仙。

  [功效]  調(diào)氣活血,清熱化滯。

  [適應(yīng)證]  急性菌痢表里俱熱型。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4.銀芍甘草湯

  [藥物組成]  金銀花20克,生山楂30克,赤、白芍各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  理氣活血,清熱化滯。

  [適應(yīng)證]急性菌痢。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劑,分2~3次服。糞便赤多調(diào)適量白糖,糞便白多調(diào)適量赤砂糖。

  適宜技術(shù)

  1.灌腸法

  白頭翁、苦參、金銀花、黃柏、滑石各60克,加清水濃煎成200毫升,先予以清潔灌腸,再以藥液保留灌腸,每日一次,連用3天。用于濕熱痢、疫毒痢。

  2.針灸法

  針刺:主穴取天樞、上巨虛、足三里、合谷,配穴取氣海、關(guān)元、中脘、大腸俞、脾俞。隨證選2~3個穴,發(fā)熱加曲池、大椎;里急后重加陰陵泉;腹痛加氣海、中脘;嘔吐加內(nèi)關(guān)。

  耳針:大腸、小腸、直腸下端、神門、交感。

  3.穴位敷貼加熱熨法

  巴豆霜1克,胡椒、乳香、沒藥各3克,五靈脂 6克,麝香0.3克,共研細末。取適量填滿神闕穴,外蓋膠布,再加熱熨,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適用于各型痢疾,尤以虛寒痢、休息痢為佳。

  4.推拿法

  方法一:補脾經(jīng)、清大腸、清天河水、退六腑、推下七節(jié)骨、運內(nèi)八卦、分陰陽。用于濕熱痢。

  方法二:補脾經(jīng)、推三關(guān)、推大腸、揉外勞、摩腹、推上七節(jié)骨。用于寒濕痢。

  5.穴位注射

  取上巨虛、天樞,取鹽酸小檗堿l毫升,每穴注入約0.2~0.5毫升,每日一次。

  6.食療法

  紫皮蒜頭,每天1~2頭,口服或保留灌腸。

  預(yù)防護理

  1.預(yù)防

  預(yù)防感染的傳播,加強水、飲食、糞便的管理。

  做好消毒隔離工作?;純菏尘?、用具等應(yīng)予嚴格消毒。

  2.護理

  本病屬兒科危急重癥,應(yīng)設(shè)專人監(jiān)護,密切觀察神志、血壓、脈搏、呼吸節(jié)律變化和抽搐情況。

  昏迷時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吸痰。

  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huán),每15~30分鐘監(jiān)測生命體征一次。

下一篇:哪些情況才適合給孩子輸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用藥謹防四大雷區(q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泗水县| 云安县| 余庆县| 高邑县| 二连浩特市| 奉贤区| 栖霞市| 石柱| 贵溪市| 南京市| 荆门市| 辽中县| 济源市| 北海市| 富宁县| 思茅市| 青龙| 石泉县| 西城区| 保定市| 西和县| 临猗县| 岗巴县| 色达县| 遵义市| 吐鲁番市| 射洪县| 将乐县| 长泰县| 平昌县| 静乐县| 扎鲁特旗| 沁阳市| 江川县| 如皋市| 山丹县| 准格尔旗| 盐池县| 深圳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