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承敏不知道我們是來打針的,所以來的路上一直呼呼大睡。直到大夫診斷完,護士在她胳膊上擦消毒水的時候,她才睜開眼睛。當碩大的針管透過她柔弱的皮膚,滋地鉆進去時,她終于哇哇大哭起來。
以上是承敏第一次打針的記憶,自那以后,再去打針,承敏的小臉上就開始寫滿一臉的不愿意,而且一進治療室就開始緊張。看來保健室的氣味、消毒水的感覺和針頭都給她留下了太多深刻的記憶。
反反復復扎針眼、打疫苗,讓承敏苦不堪言,可對我們夫婦倆來說,卻覺得踏實、有意義。因為打針的這些時刻讓我們真實感受到了承敏的成長,所以接種的日子對我們而言,就像是發(fā)工資的日子一樣,讓人充滿期待。
什么樣的感情都經(jīng)不起長久的磨損,持久反復的接種讓我們這對初次接種BCG(卡介苗)時激動異常的夫婦漸漸失去了激情,去醫(yī)院過于頻繁以至于我們都忘記了打的什么針、防的什么病了。而且因為承敏需要接種的疫苗太多,所以每翻一張月歷,我們都在上面畫上紅圓圈以做標記。可碰巧的是每每到了接種那天,事情就居多無比。所以雖每次都計劃著準時去,可實際上,準時的卻沒幾次。
“又不是沒錢,干嗎要去保健所啊?”
我們承敏基本的疫苗接種都在保健所做。并非掏錢注射昂貴的疫苗是最好的,免費接種便宜的疫苗就不堪,輸入的疫苗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保健所注射的話,費用由政府來分擔。
和醫(yī)院相比,保健所有寬敞的空間,可以隨意進出,比較閑散。打完了,可以抱著孩子四處轉轉,緩和一下她注射的傷痛,而且接種后會發(fā)退燒藥,這樣就可省下去藥店的麻煩,很是方便。
去保健所另一大樂趣就是那里有電子測量器,可以測下身高,稱下體重。不同的保健所可能略有差異,但我們去過的保健所無一例外,電子測量器都是開放的,可以隨時測量。
如果去醫(yī)院注射,經(jīng)濟上的開支也是不小的。而若5種基本疫苗接種都在保健所免費注射,大約可以節(jié)省20萬元韓幣。
只是,和先前不同的是,現(xiàn)在保健所大都在周六不開放,這對于雙職工夫婦來說,可能多有不便。
藥劑師媽媽貼心提醒
保健所vs醫(yī)院
我曾寫過提倡去保健所的新聞稿,并從小兒科收到抗議電話。理由是在小兒科接種疫苗會定期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而保健所卻沒有專門的咨詢機構。這也很有道理,最開始選擇能很好觀察孩子狀態(tài)的地方很重要,如果是去保健所,就要對父母細密的觀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部分自費疫苗功效簡介免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疫苗可以預防的疾病免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