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0-1歲 > 常見疾病

常見疾病

手足口又來襲你如何迎戰?

分類: 常見疾病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7-14

閱讀 :310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是媽媽們擔驚受怕的時候,因為這個季節,手足口又要來襲了。對于“手足口”這個名詞,媽媽們已經不陌生了,所以,在手足口病來勢洶洶的季節里,媽媽們也一定能做好充足的準備來“迎接”它。

  手足口發病經過

  ·黏膜出現水皰

  口腔內的水皰常常讓寶寶疼痛難忍,無法進食。患病初期,寶寶開始煩躁不安,食欲下降。接下來手和腳上開始出現水皰,有的還會長在大腿、屁股及外陰部。30%~40%的嬰兒有發熱癥狀,一般在37~38℃,不會太高。

  ·水皰易破

  水皰直徑為4~6毫米,呈米粒狀。手腳上的水皰不容易破,但長在臉頰內側、舌頭和牙齦的黏膜上的水皰易破,破損后引起潰瘍,疼痛難忍,無法進食。

  ·第2~3天最嚴重

  發病之后的前2~3天水皰最厲害,口腔潰瘍導致無法進食,到了第4天疼痛開始減輕,食欲逐漸恢復。4~5天后手上和腳上的水皰里的液體逐漸被吸收,變為茶色。7~10天后顏色逐漸變淡,最后消失。

  Tips 皮疹的特點

  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內有混濁液體,壁薄,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如黃豆大小不等,一般無疼痛及癢感。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愈合后不留痕跡。手、足、口病損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和皮疹通常在l周內消退,可以簡稱為“四不像”和“四不”。因為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稱“四不像”,而且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留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發熱特點

  發熱一般不高,多數在38℃左右。發熱常是手足口病首先出現的癥狀,早于皮疹1~2天,同時常伴輕度流感樣癥狀,如咳嗽、流涕、惡心、嘔吐等,在流行初期常被當作流感或普通感冒。如沒有并發癥發熱可持續4~5天,有嚴重并發癥的寶寶可有突然高熱,應引起高度重視。

  4個傳播途徑

  該病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

  1.患兒的咽喉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糞便中均含有大量病毒,病毒污染了手或借助手污染了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衣服等,其他孩子再拿這些東西時可通過手將病毒吃進嘴里而患病。

  2.患兒咳嗽、講話時可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3.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如果病毒污染了水源,亦可經水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4.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治療注意中西醫結合

  對手足口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因此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主要采取對癥療法。在患病期間,應加強對患兒的護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抗病毒藥物(如病毒唑等)和清熱解毒中藥有一定的療效,可輔以維生素B和維生素C。

  常規治療6法

  1.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2.做好口腔衛生,進食前后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

  3.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繼發細菌感染。

  4.對發熱的患兒以物理降溫為主,如用溫水擦浴等,藥物降溫為輔,高熱的患兒可以給予口服退熱劑等。早期最好不要用激素退熱。

  5.口腔皰疹可外用西瓜霜噴劑或雙料喉風散,或思密達涂擦口腔患處,每日2~3次。手足皰疹涂抹龍膽紫或爐甘石洗劑等藥。皰疹有破潰可以用金霉素魚肝油,每日4次,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面早日愈合,禁止外用含皮質激素的各種制劑。

  6.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

  4方法緩解口腔皰疹

  1.外用0.1%雷凡奴爾液含漱,每日5次。

  2.0.02%鹽酸洗必泰含漱,每日5次。

  3.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黃連3克,煎水漱口。

  4.疼痛嚴重、牙齦紅腫者,用板藍根12克,黃芩9克,雙花6克,薄荷2克,煎水含漱。

  中醫治療

  中藥治療本病療效頗佳,既能消除、緩解癥狀,又可縮短病程。在發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熱解毒、化濕涼血療法,常用的藥物有銀花、連翹、黃芩、梔子、生苡仁、牛蒡子、蟬衣、紫草、蘆根、竹葉、生石膏、黃連、燈芯草、六一散等。在發病的后期,若見手足心熱、食少、煩躁不安等癥,可以再加入生地、麥冬、白薇、玉竹等養陰清熱之品。

  急性發作期  手、足、口腔黏膜滿布皰疹或潰瘍,疼痛、發熱、煩躁,舌紅、苔白或黃,指紋青紫或脈數,可用金銀花、蒲公英、黃芩各10克,連翹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葉各l2克,石膏l5~30克。兼高熱動風者加羚羊角、蟬蛻;兼陰虛者加麥冬、知母兼風熱犯肺者加桑葉、苦杏仁,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生地、薏苡仁。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

  恢復期  恢復期熱退或微熱,皰疹逐漸消退,胃納欠佳、身乏等,可用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蟬蛻6克,鉤藤、淡竹葉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

  家庭護理3措施

  1.飲食護理

  急性期患兒口腔黏膜布滿皰疹或潰瘍,疼痛、吃飯困難,不要給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給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可以吃一些清淡、質軟、性質溫和的飯菜或流質、半流質食物,多喝溫開水。

  2.口腔護理莫忽視

  要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定時讓患兒用溫水沖漱口腔,進食前后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

  3.其他

  患兒須有足夠的休息,皮膚、手腳要洗干凈,指甲剪短,保持衣被清潔。不要讓孩子搔抓皮疹,以免感染化膿,對已破潰的皰疹可用龍膽紫涂抹。

  7方法科學預防

  1.加強物品消毒

  用酸和酒精的消毒效果不好,而用碘酒或者氧化劑都可以殺掉病毒,比如84消毒液。另外,還可通過紫外線照射、高溫蒸煮來殺掉病毒。

  2.多通風

  這樣即使有病毒擴散,因空氣中的病毒量降低,就可以不致病,比如在開放的環境里,即使距離近一些也可能問題不大。相反,在密閉的環境里面,哪怕只有一兩米的距離,傳染的危險性也會大大增加。

  3.飲食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教育寶寶飯前便后要洗手,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寶寶的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燥熱、難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免腸胃“疲勞”。

  4.切斷傳播途徑

  流行季節不帶寶寶到人多的場所,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5.定期消毒

  對寶寶的玩具、毛巾、水杯等定期煮沸消毒,衣物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還要注意定期消毒。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

  ·污染的衣物、玩具、餐具桌椅、枕頭被褥等可使用含氯的消毒劑浸泡清洗。

  ·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說明清洗污染衣物。

  ·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可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同時也要消毒便盆。糞便可用消毒劑或石灰消毒后再倒入廁所。

  6.注意隔離

  孩子一旦出現發燒、皮疹等癥狀,切記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孩子患病后應暫停去幼兒園或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

  如果寶寶接觸了手足口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補充營養,可以預防性飲用清熱解毒類的中草藥。由于潛伏期也具有傳染性,所以最好減少寶寶外出的時間,注意生活衛生,以免將病毒傳給其他寶寶。

  7.成人也要注意預防

  成人雖不會患病,但接觸病毒后會成為帶毒者,會將外環境接觸的病毒帶回家中,尤其是在醫院、托幼機構、接觸人較多的公共場所工作的人員。因此,成人也要注意講究個人衛生,避免成為家庭中病原的引入者。

  ·在與患者接觸后,觸摸眼、口、鼻前,打噴嚏或咳嗽后,如廁后,帶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觸公共設施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公共電話后,從外面回家后等,均應及時洗手。

  ·在接觸寶寶前、替寶寶更換尿布前、處理糞便后均要及時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保育員、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有發熱伴有皮疹的,應立即暫停工作。

  手足口病之體驗一

  小宇10個月大時患了手足口病,雖然不發燒,但水皰讓小宇吃不下、喝不下任何東西。

  第1~2天

  小宇媽媽  寶寶突然煩躁起來,一直哭鬧不止,我用他最愛的奶嘴哄他都不管用,什么都不吃,體溫正常,這是要感冒了嗎?

  專家  嬰兒突然變得不喜歡奶瓶和奶嘴,是喉嚨疼痛的征兆,說明口腔里已經開始起水皰了。

  第3~4天

  小宇媽媽  寶寶連水都喝不下了。他張嘴時我才發現舌頭上起了好多水皰。后來我在他的手上和腳上也出現了紅疹,兩只手的指尖上起了許多米粒大小的水皰。由于沒有咳嗽和發燒等其他癥狀,我覺得應該沒有大礙,就沒有帶他去醫院,先在家里觀察一下。

  專家  比起是否發燒,更應關注的精神狀態。由于嬰兒開始出疹并且無法進食,最好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確診。

  第5天

  小宇媽媽  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于是我帶她去了醫院。醫生確診為手足口病。我很吃驚。醫生說這種病的傳染性很強,建議寶寶多在家休息幾天。

  專家  此時的病毒的傳染性很強,發現患兒后要及時隔離,讓患兒好好休息。

  第6~7天

  小宇媽媽  口腔內的水皰還是很疼,寶寶一直哭,什么都吃不下,讓我很心疼。后來寶寶開始能喝一點粥了,我把牛奶倒在勺子里一勺一勺地喂他。我還喂他最愛喝的橘子汁,但他剛剛喝了一口就全吐出來,我想應該是刺激性太強了。

  專家  果汁味道太濃,且酸味的刺激性大。用勺子喂水是個很好的方法。

  第8天

  小宇媽媽  從看病那天起寶寶就開始逐漸好轉了,食欲也恢復了,現在可以像平時一樣地喝奶了。我總算放心了。1個半月后,水皰完全不見了。但不幸的是,爸爸被寶寶傳染了。

  專家  媽媽應時常注意觀察水皰的情況,不要放松警惕,直至完全消失。

  手足口病之體驗二

  雪兒在7個月大時患了手足口病,一直忍受高燒和口腔潰瘍的折磨,什么都吃不下,只能依靠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

  第1天晚上

  雪兒媽媽  寶寶白天還很正常,晚上突然開始發燒,體溫38.5℃,但沒有咳嗽、流鼻涕等癥狀。是幼兒急診嗎?我很著急,在寶寶身邊守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燒還沒退,奶也喝不進去。我突然發現寶寶渾身開始出現紅疹,尤其是手掌、腳背、腳掌上,到處都是。

  專家  一般手足口病全身出疹的例子比較少見。

  第2天上午到傍晚

  雪兒媽媽  帶寶寶到附近的兒科診所,醫生馬上診斷為手足口病。由于寶寶月齡較低,醫生擔心他出現脫水癥狀,建議我們去大醫院治療。到了綜合醫院的兒科門診,醫生仍確診為手足口病,并讓寶寶輸液。

  專家  手足口病屬于重癥,嬰兒無法進食就必須輸液,所以去醫院是絕對必要的。

  第2天晚上

  雪兒媽媽  醫生給我們開了些退燒藥和口腔噴霧劑。寶寶的口腔黏膜開始潰瘍,疼得厲害時我就給他噴上藥。為了給寶寶退燒,我給他吃了兩次退燒藥,可一兩個小時以后體溫又會上升,后來我只能給他進行物理降溫。

  專家  退燒藥并不能使體溫快速將下來,同時進行物理降溫是個很好的方法。

  第3~4天

  雪兒媽媽  燒還是沒退,我又帶寶寶去打了吊針。回家后,我把牛奶倒在勺子里一口一口地喂他。水皰集中在肚臍和大腿周圍,手上、腳上也到處都是,唯獨臉上沒有。第3天晚上,寶寶終于能用奶瓶喝奶了。到了第4天,體溫降為37℃,水皰也變淡了。

  專家  雪兒的癥狀比較嚴重,但第3~4天開始退燒后,口腔的疼痛就會減輕。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病例。

  第5天

  雪兒媽媽  寶寶能吃飯了,精神也逐漸恢復了,一周后水皰變淡了很多。但我被寶寶傳染了!帶寶寶看病時手掌、腳背等部位長了很多水皰,但沒有發燒,也沒有出現口腔潰瘍,3天后就好了。

  專家  媽媽只是輕微感染。感染的程度與病毒的數量和患者的年齡有很大關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整理/徐麗葉  指導專家/王建國(兒科主任醫師)  

下一篇:孩子“小腸氣”該如何防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兒感染普通病毒易患1型糖尿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曲麻莱县| 永靖县| 泸水县| 永善县| 吴忠市| 长武县| 雷州市| 涞水县| 德化县| 临猗县| 清原| 施秉县| 望江县| 获嘉县| 古交市| 新和县| 改则县| 昔阳县| 绿春县| 永清县| 故城县| 兴化市| 克什克腾旗| 泾川县| 岫岩| 八宿县| 松潘县| 苍溪县| 凤台县| 平泉县| 东安县| 电白县| 宕昌县| 兴化市| 嘉荫县| 齐齐哈尔市| 巫溪县| 鄯善县| 东乡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