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3歲的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全身長滿皰疹,還將手足口病傳染給了媽媽和外公。昨天上午,記者跟隨杭州市兒童醫院感染科手足口病門診許如菊醫師坐診,遇到了這樣一例罕見的病例。
許如菊醫生說,一般每年的5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5歲以下嬰幼兒是高危人群。但是,如果成年人免疫力低下,也會染上手足口病導致發病。
寶寶把手足口病傳染給家人
昨天上午,陳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到杭州市兒童醫院感染科手足口病門診復查。醫生檢查了孩子的手心、腳底、背部,還讓他張開嘴巴,看看皰疹有沒有消退。
陳女士說,前段時間,她帶著兒子到外公外婆家住了幾天。幾天前,她發現平時性格活潑的兒子,突然精神萎靡,總想睡覺,連最喜歡的零食也不要了。第二天,孩子開始發燒,量了體溫,竟然有39℃。而且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孩子的全身就長出了皰疹,最大的直徑有5厘米,里面都是膿水。不僅如此,孩子的嘴巴里也長了很多皰疹,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當時兒子覺得渾身奇癢難忍,又哭又鬧,還不停撓身上的皰疹,有好幾顆都被撓破了,里面的膿水流了出來。”陳女士說,她當即就帶著兒子到了兒童醫院,結果被確診為手足口病。
經過三天的治療,孩子的體溫終于退了下來。但沒想到的是,陳女士和孩子的外公也感染了手足口病,身上冒出皰疹。
手足口病不是孩子才會得嗎?為什么自己和孩子的外公也會“中招”?陳女士百思不得其解。
成年人免疫力差也會得病
杭州市兒童醫院感染科許如菊醫生說,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每年的5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時期。這幾天,醫院感染科手足口病的孩子很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診300多例手足口病患兒,昨天一天,也有近200例。
在手足口病門診中,經常會有一些家長詢問,孩子沒有接觸過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也沒去過公共場所,家里衛生也很干凈,為什么還是得病?
許如菊醫生說,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是柯薩奇病毒(C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病毒)。其中,柯薩奇病毒最為常見,而腸道病毒71型容易導致重癥手足口病,甚至死亡。這些病毒存在于環境中,即使家里的環境再干凈,還是可能從外界的環境中被帶回家,導致孩子感染。
“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現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也有部分患者的背部、臀部也會出現皮疹或皰疹。”許如菊醫生說,一般來講,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因為5歲以前,孩子的自身免疫力非常弱,無法抵擋環境中各種病毒的侵襲,容易感染發病。
許如菊醫生說,很多家長像陳女士一樣,認為手足口病是孩子的“專利”,這其實是個誤區。手足口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密切接觸感染,病毒可以長時間寄生在糞便、飛沫中,尤其是皰疹的膿液,含有大量病毒。如果成年人的免疫力差,就可能通過親密接觸,導致感染發病。
提醒
發病后至少隔離3周
許如菊醫生說,手足口病的患兒大多數癥狀比較輕微,但是也有部分患兒,尤其是小于3歲的嬰幼兒,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后的5天內會出現嚴重并發癥,比如腦干腦炎、腦膜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有極少數病例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即使經過搶救存活,也可能留下癱瘓等后遺癥。
因此,家長們要引起注意,如果發現孩子高燒不退、精神差、嗜睡或煩躁、不思飲食、嘔吐,或者出現站不住、肢體抖動、抽搐或無力、呼吸急促、口唇發紫,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也有家長以為,孩子得過手足口病,就不會再得了,這是一個誤區。患過病的孩子如果不注意防護,還會再次感染。我之前就接診過一位2個月內感染了3次手足口病的患兒。”許如菊醫生說,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至10天,發病后仍需要隔離至少3周,以免傳染他人。
許如菊醫生提醒,要預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孩子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爸媽接觸孩子前、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也要洗手;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孩子使用的奶瓶、奶嘴和餐具不要和他人共用,使用前后要清洗消毒;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少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已生病的孩子。
下一篇:寶寶發燒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講解小兒疝氣的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