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不少朋友都很好奇,為什么我和海洋能夠像朋友一般相處,彼此非常尊敬,而且這份尊敬并非出于對家長權威的屈服。我回答說其實與孩子相處和與其他人相處是有共性的,大多數父母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了家長的位置上,居高臨下,孩子自然是不愿意與他做朋友的。我和海洋相處的過程中,時常也會發生矛盾、沖突,但是只要事后證明是我錯了,我一定會主動向他表示歉意,并不因為他是我兒子而省掉道歉。孩子有時候比成年人更需要被尊重。
大概是海洋四五歲時,某天下班后我在家做家務,不小心踩到了他的玩具上,“嘎嘣”一聲,玩具就斷成了兩截。海洋一見這情況,很不開心,撿起玩具對我說,“媽媽,你踩壞了。”
我當即就道了歉,“對不起,媽媽沒留意。”隨后答應再給他買個一模一樣的玩具,可是海洋卻提出了其他條件。
“可不可以給我買個比這個大一點的?”在他看來父母既然做錯了,當然應該補償,那何不補償個自己想要的呢?
我回答說不可以,因為我踩壞的是這個,那我賠他的也只能是這一個,沒道理我吃了他一個棒棒糖,就要賠一個大蛋糕吧。
海洋有點失望,但又覺得我說的并非沒有道理,“那可不可以買個一樣大的但顏色不同的?”
這一次我同意了,并答應只要價格一樣就可以。
我聽到很多父母對孩子說過“買個更大更好的給你”,其實這種方法并不見得好,它會令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從別人的過失或錯誤中“撈”到好處。比如有的父母抽不出空帶孩子去公園,就許諾給孩子買大型玩具來彌補。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對方如果不能滿足自己的愿望,就應該用更好的東西來補償,一旦有一次沒有這樣做,他就會感到不滿,甚至是生氣。
其實在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時父母只需要誠心道歉,并作出合理的補償,孩子是能接受的。
還有一次是海洋5歲那年,我發現書架上的書很亂,于是詢問海洋是不是他玩耍所致。海洋堅決否認。當時家里就我與他兩個人,因此我認為是小孩子貪玩又不敢承認,也沒責罵他,只是讓他去收拾。誰知道海洋對這件事非常在意,一定要證明自己的“清白”。我急了,“不是你難道是媽媽自己嗎?玩歸玩,玩了就要收拾好!”
為此海洋整整幾個小時都不再和我說話,直到吃晚飯時,丈夫察覺出不妥,海洋說出事情原委,丈夫一拍腦門,“哎呀,我早上出門的時候找東西,翻亂了又忘記收拾了!”
當時我挺尷尬的,因為我知道我冤枉海洋了。這種時候我可以對他說“好了好了,不是你弄亂的,你也可以幫著收拾嘛”,但我沒有,因為我知道他在等我道歉。
“海洋,這次媽媽錯怪你了,媽媽不該不信你,對不起啊。”我誠懇地表達了歉意。其實父母向孩子道歉并沒有丟什么面子,任何人都會犯錯,這是非常平常的事。只有當父母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時,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人都是互相的。尤其是孩子被父母冤枉,他們心里是最不服氣的。及時的道歉還可以挽回作為父母的威信。
下一篇:勿做無法控制情緒的父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心理健康12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