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家長都反映,明明作業不算多,但每天晚上孩子寫作業都要到十點以后。孩子寫作業磨蹭成了許多家長的心病,其實,導致孩子寫作業磨蹭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如果不加以糾正,會給孩子的成長埋下隱患。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的見解,為大家支支招。
問題一:追求完美 橡皮綜合癥
萌萌寫作業工整、成績優秀,就是有一個毛病--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不整齊的地方,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所以寫作業花的時間就長了。每次媽媽告訴她只有一兩個字不整齊不要緊,接著寫就是了,但后來萌萌發現如果不擦掉重寫就會心里很難受。專家分析:對于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 萌萌就是天生“追求完美主義傾向”的典型,原因是學習壓力大,對自己要求高,但促使孩子形成這種心理其實是父母們無形中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總是對孩子給予過高的期望,希望孩子樣樣都做到最好,哪怕是一點小問題,也極力放大,這樣的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產生恐懼感。
專家支招:用獎勵的手段來督促孩子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能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反之,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的壞習慣會得到糾正。
問題二:課堂聽不懂 學習基礎差
洋洋非常貪玩,上課的時候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課下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很多都不會做。尤其在做數學題時,幾乎每做一道題都得拿著本子去問爸媽,有時候問的題是會做了,但是遇見類似的又不會了,每次做完作業都感到特別疲憊。
專家分析:這類孩子是因為上課聽講不認真,很多知識點沒弄懂,做作業的時候自然會效率低。其實認真聽講對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老師在課堂上會把知識點串成一個系統進行講解,這樣會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而很多父母為孩子輔導,基本就是就題解題,輔導的效果遠不如課堂聽講。
專家支招:建議教孩子調換順序做題。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先標出來,最后再回過頭來思考不會做的題目,實在不會做的才去讓父母幫助解答。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寫作業的時間,也能起到讓孩子獨立思考的作用。為孩子補習時,不要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是啟發孩子,讓他自己做出來,教會他舉一反三。
問題三:寫作業缺乏條理 時間觀念差
彤彤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平時父母為了能讓她安心學習,從不讓她干家務。每天上學前都是媽媽幫她把書包準備好,因此書包里裝的什么她自己都不知道。令父母頭疼的是,有時候放學回來寫作業時彤彤根本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么。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發現她的作業經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題,所以經常會做錯或漏做。不僅如此,寫作業時她總是慢慢騰騰,邊玩邊寫:一會喝水,一會玩橡皮,或者想起來就跑到廚房問媽媽什么時候帶她去買鞋,本來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她都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做作業時有人陪著還好,要是讓她獨立完成更會寫得一團糟。
專家分析:導致這種現象通常是父母一手包辦的結果。對于年紀小的孩子,做事情必然不夠熟練,往往會弄得亂七八糟,而有些父母又缺乏耐性,代勞了很多本應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這其實是剝奪了孩子在學習做事情時如何做好規劃的鍛煉機會,導致孩子沒有任何時間觀念,做事拖拉,遇到問題時就不會有針對問題找出解決辦法的能力,過分依賴他人,這必然很難使孩子走向獨立。
專家支招: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在寫作業之前給孩子定上鬧鐘,如果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就會有相應的獎勵;讓孩子把每次作業都當成考試,寫完之后給他10分鐘的檢查時間,然后父母要針對孩子的作業情況進行打分;嘗試“一分鐘專項訓練”,即訓練孩子能在一分鐘之內做幾道簡單的加減法,寫多少個漢字或聽寫數字,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提高時間觀念。
下一篇:家長的言行影響孩子的身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換個角度處理孩子的恐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