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是一個6歲孩子和媽媽的真實對話,這場關于“家長要不要給孩子壓力”的辯論賽,是由孩子首先發起,而媽媽積極響應的結果:
孩子:“我認為家長不要給我們小孩子壓力。你經常說,今天把鋼琴這幾首曲子彈完,今天把這篇文章寫完,今天還有什么什么任務。我聽了,心里就不痛快。”
媽媽:“哦,那如果媽媽不給你壓力,不提醒你這些任務,你是不是就不會用心去做?你就只會去看書、剪紙、玩小粘貼?”
孩子:“那也可能是。不過,有時候就會有逆反心理。本來想去做的,你一說反而不想去了。”(思考中)
媽媽:“媽媽經常提醒你,先做應該做的事情,然后再做喜歡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壓力嗎?”
媽媽:“孩子小,沒有自制力,就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是吧?”
孩子:“可是,如果壓力大了,就會失去興趣的。”
媽媽:“如果只隨著性子,沒有壓力,那孩子不就沒了動力了嗎?就像學習,有的不喜歡學習,難道就可以不學了嗎?”
孩子:“學習當然是必需的。”
媽媽:“那什么不是必需的?只要選擇了就得好好去做呀。”
孩子:“那壓力不能太大。”
媽媽:“壓力小可以嗎?”(媽媽開始偷著樂了)
孩子:“壓力小當然可以。”
媽媽:“你感覺媽媽給你壓力大嗎?”
孩子:“那倒沒有。”
媽媽:“那今天的辯論是不是我贏了?我沒說壓力大小,只要證明要還是不要,哈哈!”(欺負小孩子成功!)孩子:“媽媽,我愛你。”(暈,竟然來這么一句。)
分析沒有壓力對孩子成長就一定有利嗎?研究證明,如果完全沒有壓力,也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因此家長要給予孩子“恰當的壓力”。專家指出,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壓力,取決于家長給了他多大的支持。一個孩子在沒有壓力也沒有支持的環境下難以成才,因為沒有足夠的壓力促使他前進,也沒有相應的手段對他進行塑造,于是他的潛力得不到發揮。但反過來,如果孩子處于高壓環境下,并且缺少支持,也很糟糕,因為孩子孤軍奮戰,同樣很難走向成功。而如果孩子處于低壓環境下,卻獲得巨大的支持,情況亦不容樂觀,因為缺乏挑戰,最終很可能會出現一個被寵壞了的孩子。總而言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定的壓力,而同時也需要得到較多的支持。適當的壓力和支持,既讓孩子充滿挑戰的信心,又讓孩子得到必要的指導,在這種合力下,孩子最容易健康成長。
下一篇:幫孩子捉住“粗心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靜定的好處在哪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