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剛開始看家庭教育之類的書籍時,有時會找不到方向,因為不同書上的觀點常常是相左的,可乍一看,又都挺有道理,很難分清誰對誰錯。比如說人際交往方面:有的主張孩子要學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而有的則認為為了孩子不沾染上“壞孩子”的惡習,主張孩子只和那些優秀的孩子交往……
我一時被弄糊涂了,不知道究竟該給孩子什么樣的引導。直到有一天看到中谷彰宏的一篇文章《學校里老師不教的幾件事》,我才找到了方向。
文中提到:怎樣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只要能遇到好老師。所謂遇到好老師,其實就是要以周圍所有的人為師,應該每天都能在遇到的人中覺得有一位,“跟著他能學到這些”或是“跟著他能學到不少東西”。因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而我們過去則習慣看別人的缺點,所以人際交往才會衍生出那么多的矛盾。根本原因就在于相互間缺乏賞識。
有了這個認識,我對孩子的引導就變得輕松多了,我不再限制他和哪個小朋友交往,但有一條必須做到:要有分辨力,從這些小朋友身上找優點,然后努力去學。
這一招還真有效,兒子很快從玩伴中找到了他們的優點,如勇濤不隨便吃別人的東西,陳亞捷喜歡學習新的東西,阿強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賴業鵬能做到按時睡覺等等。兒子在找他們優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改了自己不少缺點,如比以往睡得早、學會保護自己等等。我發現他在交往能力提高的同時,觀察及思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比較滿意的教育孩子與人交往的方法,這也成為我后來的為人處世之道。
下一篇:過度教養讓孩子沒了責任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性格需要好環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