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親子故事
尊重孩子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在做事之前多和孩子商量,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就會發覺我們的孩子是那么可愛、懂事。
郭子玉是家里的獨子,要強的父母千方百計地為他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在他們看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只要他讀書好,將來有出息,他們就知足了。郭子玉的確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績一直在年級里名列前茅,父母雖然辛苦,但是心里甜甜的。
前不久,父母所在的工廠倒閉了,家里一時沒了經濟來源。四十幾歲的人找工作不是很容易,所以在父母失業的日子里,家里縮減了日常開支。可是,為了不讓兒子受到打擊,父母隱瞞了這些情況,所以郭子玉依舊吃好的、穿名牌。看著兒子依然那么快樂,父母也很高興。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郭子玉的學習成績卻一點點地下滑了。期中考試后,老師把郭子玉的父母請到了學校,指著郭子玉糟糕的試卷說:“你們的孩子經常曠課上網,已經嚴重耽誤了學習!”
父母驚訝至極,前幾天兒子還要求買電腦,他們正籌款呢,不想是兒子迷上了上網!
夫妻倆深思熟慮后,把兒子叫到了自己的房間,把存著家里僅有的一點積蓄的存折拿給兒子看。爸爸告訴兒子,其實父母已經失業一段時間了,現在靠打短工、賣苦力維持生活。為了不讓他的學習受影響,才沒告訴他。兒子聽完后表情愕然。
爸爸又說:“家里就這點錢了,我們正在尋找合適的項目,打算投資做點小生意,看看你的電腦能不能緩些日子再買?”
兒子先是沉默,許久后,說:“先不買電腦了,等家里條件好了再說吧!”
從那以后,郭子玉跟變了一個人似的:耐克、阿迪出來新品也不張羅買了,本來已經擱置起來的舊運動服,又取出來穿了;每天回家寫完作業后,他還會幫助父母做飯,晚上一有空還會主動給媽媽捶背、按摩。
這下,父母明白了,其實自己的兒子很懂事!
兩代人的溝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實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就是學會商量。在每個家庭里,孩子都是最重要的一員,如果家長什么事情都不和孩子商量,等于把孩子排除在生活之外了,不但會使孩子脫離社會,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而且也會讓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不會考慮家長,這樣一來,孩子我行我素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事和孩子商量,這不但能增強孩子生活的責任感,還能讓孩子順利地從自然人過渡到社會人。
那么,都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商量的呢?
1. 作業
貪玩的孩子想推遲做作業或者不做作業,而家長希望孩子能積極、準確地做完作業。于是,“家庭戰爭”便上演了:
“別看電視了,看著電視能做好作業嗎?”家長一邊嘮叨一邊關掉電視。
“一個小時之內把作業寫完!”家長拿掉孩子手上的小汽車,嚴厲地對孩子說。
“不寫完作業,不許吃飯!”媽媽一邊做飯,一邊對孩子大吼道。
在父母簡單而嚴厲的管教下,孩子本能地進行抵制:寫作業的時候磨洋工、三心二意,一會兒說要上廁所,一會兒說自己口渴……
其實,如果家長能夠把說話的方式換成下面的這些形式,效果就會大不相同。
“孩子,你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看電視呀?媽媽覺得你寫完作業再看電視,會更輕松?!?/p>
“集中精力寫作業,估計1個小時就能寫完!”
“寶貝,你先寫作業。等你寫完作業,媽媽的飯就做熟了?!?/p>
如果家長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商量,讓孩子從心里認可家長的話,養成習慣后,就能夠自覺地寫作業了。否則,孩子只會產生逆反心理,故意把寫作業的時間往后拖。
2. 出行計劃
一家人決定出去旅游的時候,父母不妨先問問孩子“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兒?”“你想看到什么樣的東西?”“想玩些什么?”“最近學到哪些與名勝古跡有關的知識?”把孩子的意愿考慮進去,然后再決定旅游景點,這對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會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孩子稍大一點,旅游出行的事情就可以交給孩子去打理。如去哪里旅游、交通方式的選擇、時間的選擇、季節的選擇、預訂酒店等,這些事情都可以讓孩子做安排。在處理這些事的過程中,孩子不但鍛煉了自己的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判斷能力等,還促進了其社會化發展。
3. 家庭事務
把孩子當成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就要讓其參與一些家庭事務的決策,而不是命令孩子做這個做那個。
家里要大掃除了,定在哪天,可以和孩子商量;家里的熱水器壞了,買個什么型號的、什么品牌、多大容量的,聽聽孩子的意見;家里要裝修,選擇什么風格,問問孩子……
行為決定習慣,征求孩子意見的次數多了,就形成了做事情和孩子商量的習慣,同時,也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
4. 孩子的事情
孩子的事情當然要采納孩子的意見,比如給孩子買衣服、書籍、學習用品、報興趣班等,父母不能自以為是,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當孩子的想法不甚完美的時候,父母也只能通過打比方、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和孩子商量,而不是強行制止孩子。
5. 搬家
搬家會帶來居住條件、生活環境的變化,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孩子感到孤獨,造成一些心理陰影,所以搬家前要顧及一下孩子的感受。
搬家前,父母要給孩子講明搬家的原因,同時,要幫助孩子和親密的小伙伴告別,留下彼此的聯系方式??臻e的時候,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回到熟悉的地方,或者去熟悉的鄰居家做客。
值得注意的是,和孩子商量不等于遷就孩子,凡是都聽孩子的。父母應該通過對話、溝通、相互了解等方式,與孩子達成彼此都能接受的意見,讓事情按著雙方都滿意的方向發展。這才是通向民主教育的重要方式,否則,形成“孩子專政”,讓孩子滋生霸道、專橫的心理,就得不償失了。
下一篇:別讓“上進心”害了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培養孩子的合群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