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許多因素都可直接影響兒童的閱讀能力的發展。可總結如下:
1.語言接受環節的落后。當人們面對語言材料時,第一個學習過程,就是接受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字、詞和句子的辨認與理解過程。如果這一過程出現困難或落后,兒童就會在口頭和書寫的語言材料的理解方面出現障礙,接受過程落后的兒童通常有如上表現:
① 不懂常用詞的意思,尤其是較為抽象的詞,他們說話像比自己小的孩子,簡單而形象;
② 不能理解正常的句子。如果讓他們在大人的談話中領會某種意思,他們顯得十分困難,在閱讀測驗上成績差;
③ 不懂規則,他們不注意老師的講話或家長的講話,這主要是聽能力落后造成的;
④ 不能批判地聽,不會作判斷。
2.語言生成方面落后,即不能表達或書寫。聽到或看到文字后,我們要接受它,還要在大腦中貯存它,最后要能將文字表達出來。表達文字,首先就要在大腦中生成文字,或以聽表象的形式,或以視表象的形式。有的兒童接受環節沒有出現落后,但在生成環節上出現落后,仍然會出現閱讀方面的困難。這方面落后的孩子通常有這樣的表現:
① 說話時的詞匯量少,或說話時不連貫,遲疑不決;
② 詞匯單調貧乏,總是使用幾個相同的詞;
③ 上課不敢發言,或說話時辭不達意;
④ 寫字時經常提筆忘字,或寫錯別字;
⑤ 愛寫不愛說,或者愛說不愛寫。
語言生成方面的落后,既與視聽能力的發展有關,也與后天環境的影響有關。所以影響兒童閱讀能力的第三個因素是家庭。
3.家庭影響。研究表明,家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方式是影響兒童閱讀的一個重要變量。大體可以把家庭環境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重視語言的家庭。在這種家庭中,家長經常使用較為規范的語言與孩子交流,語言的交流在家庭生活中占有很大分量,這種家庭中,家長約束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經常與孩子交談。
家長用詞準確而規范,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且能說會道。所以,言談成為家庭的主要生活內容。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兒童,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語言刺激,知道語言的重要性,所以養成了重閱讀的行為習慣。
另一種家庭是缺少語言刺激的家庭。家長或是沉默寡言,或是講話簡單,不講究用詞的豐富與規范,孩子生活在一個缺少語言刺激的家庭中,沒有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所以從小開始就缺乏語言經驗。
這種孩子很可能像家長一樣,重視操作一與活動,動手能力很強,而語言能力較差。長期如此,培養了孩子不愛閱讀的習慣。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貓和老鼠——舉一反三前言(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對幼兒進行閱讀指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