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贏在起點”,這句話越來越成為滬上家長追捧的名言。記者調查發現,“擇校風”愈演愈烈,已悄然延伸到了幼兒園。
路遠VS路近
網上著名的一個育兒論壇上,一張帖子惹來眾多關注:“兒子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啦。最近考察下來,離家最近的示范性幼兒園成人走路也得走15分鐘,如果坐公交車兩頭都要走。請有經驗的媽媽來說說到底該選擇讀走5分鐘路就能到的普通二級幼兒園呢,還是辛苦點去讀示范園?這樣的辛苦值不值得?”是不是該“舍近求遠”,這已成為不少家長最困惑的擇園選擇題。支持者認為,普通二級幼兒園一定不能去,理由羅列得頭頭是道:“二級幼兒園教育水平不夠好”、“會有外來務工子女,孩子習慣養成差”……而支持者則認為,還是應該以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方式去選擇幼兒園,“舍近求遠,孩子太累”。
家住虹口的韓女士去年也曾面臨同樣的選擇:一家是丁丁上托班的普通二級幼兒園,離家很近,從出家門到進幼兒園只需5分鐘步行,另一家則是離家車程15分鐘的市級示范園。到底該送丁丁去哪個幼兒園呢?韓女士算了一筆賬:首先,二級園離家近,她和家人接送方便,而且丁丁體質不好,上學近就不怕風吹雨淋了;其次,如果要選擇示范園,家里總得買個車接送,先不說車要花上十來萬,接送的時間也不好掌握。“幼兒園下午三四點就要接,我和他爸爸都要上班,得讓老人幫忙。可是老人不會開車,那個時段打車又不易。”權衡之下,韓女士最終選擇了家門口的二級園。“其實二級幼兒園的軟硬件都在升級中,里面的老師也很有愛心。現在丁丁升到小班了,因為之前就在幼兒園讀的托班,所以很快就能適應小班生活。新學期開學時,他還儼然一副‘老人’的樣子,和新進幼兒園的小朋友打招呼呢。”
專家意見
鼓勵就近入學
幼教專家張佩佩說,家長報名最喜歡打聽“幼兒園的等級”,一聽家門口的幼兒園不是示范園就覺得“肯定不靈”。“其實,選擇幼兒園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考慮到孩子的成長。3-4歲的孩子體質較弱,需要充裕的休息。每天花大把時間在上學放學,孩子太累,極有可能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心理。就近入學,除了能提高安全系數外,還能保證孩子的睡眠,一舉多得,家長也不會手忙腳亂。”
本市已對幼兒園的軟硬件作出了“量化”標準:3年內本市80%以上幼兒園要達到1988年教育部制定的《城市幼兒園建筑面積定額(試行)》標準或2005年本市頒發的《普通幼兒園建設標準》,而其余幼兒園幼兒活動室人均使用面積不得小于2平方米;幼兒園規模嚴格控制在15個班級以內,小班、中班、大班每班人數分別控制在25人、30人、35人以內;85%以上幼兒園專任教師要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其中20%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所有保教人員都要持證上崗。張佩佩說,其實,現在的幼兒園教育資源差距并不大,示范園都有針對薄弱園的輻射帶教。“幼兒期的成長主要是一個均衡的發展,優質幼兒園不該光看等級,還應多關注老師是否具備愛心和耐心等多種素質。”
記者手記
“排名”、“等級”,很容易成為評判事物的絕對標準。幼兒園也不能例外。但殊不知,其實優質幼兒園里也有一般的教師,一般的幼兒園里肯定有優秀的教師。家長想讓自己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無可非議,但當你眼睛只盯著“等級”、舍近求遠的時候,是否也該想想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去滿足自己的期望。
特色VS普通
近年來,部分家長在孩子的學前教育擇校上出現了個怪現象:有“以價擇校”的傾向,多學本領,教育課目多、收費價格高的幼兒園尤其受家長追捧。不少幼兒園也紛紛冠上了“藝術特色”、“音樂特色”、“圍棋特色”等名號,收費也不便宜,動輒一個月一兩千元。家住浦東的楊女士就打算把女兒送到一所音樂特色的幼兒園。楊女士說,她的不少朋友都是選擇送孩子去特色幼兒園,“小姑娘學點音樂蠻好的。掌握一項技藝,不光是提高她的個人綜合素質,以后對升學之類都應該有幫助。收費是比普通公辦貴不少,但這個錢不能省。”記者了解到,不少家長在考察幼兒園時,問得最多的就是:你們幼兒園有什么特色,對口小學喜歡什么特色?在一些不開設特色興趣課程的示范性幼兒園,甚至有家長聯名要求開設特色課程。
專家意見
尊重孩子天性
張佩佩說,部分家長的盲目跟風擇校,卻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他們并不是真正考慮到孩子喜歡什么,適合什么。送完了特色幼兒園,還要給孩子課余時間開‘特色小灶’:英語、音樂、識字,都要學。以為這樣就是給孩子提供了好教育,但事實上填鴨式、硬塞式的學習,反而會抹殺孩子從小的學習興趣。”
威海路第三小學校長惲瑾告訴記者,每年進校的新生來自各類幼兒園,剛一開始確實會有一些特別突出的孩子,比如音樂特別好、算術特別好等。“小學的重點就是養成教育,孩子是否能一直保持優秀,還得靠他的后天努力。幼兒園里學得多,或許對小學的適應會快些,但經過小學一年級的學習準備期,和一年學習后,學生間的差距會漸漸縮小。”惲瑾說,每年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幼兒園里學習壓力過重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厭學情緒。
一位幼兒專家說,幼兒園的教育,不是以知識學習為主,更多的應該是讓孩子融入集體生活,在集體中體驗快樂,漸漸地完成從家走向學校的過渡。
記者手記
采訪中,時常能感受到家長一心為了孩子的熱誠,也感受到不希望讓孩子落于人后的強烈愿望。但有時,我卻會產生一種錯覺:孩子變成了家長手里的“傀儡娃娃”,牽到東拉到西,學這個學那個。四五歲的孩子整日奔波在各類課程和活動中,他真的快樂么?減負口號喊了十幾年,但學業壓力卻逐年往下壓,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得不行動起來,為將來升學做準備。確實,中高考的選拔制度存在是減負無法徹底貫徹的原因,但家長們焦慮的心態何嘗不是在給孩子的負擔上“添磚加瓦”。“特色”還是“普通”,不該是“有唯一答案”的單項選擇題,家長在考察幼兒園的時候,不如先把自家孩子的性格、天賦考察透了,再做最合適的決定吧。
相關鏈接
不同等級的幼兒園能挑選嗎?
對每位學齡前兒童而言,有以下托幼園所可供選擇。一種是公立的二級幼兒園,該類幼兒園一般設在學前兒童戶籍所在地附近,實行就近招生。除公立二級幼兒園外,幼兒還可選擇進入社會力量辦的托幼園所以及示范性園所、一級托幼園所接受學前教育。
一般托幼園所于每年4月份起集中招生。凡于當年9月1日起符合進入托班、幼班年齡條件的幼兒,其家長應根據托兒所、幼兒園張貼的招生通知所規定的報名日期和地點前往登記、報名。托幼機構一般從每年6月份起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并安排幼兒進行入托入園健康檢查。
下一篇:情感培育是最好的入學準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起跑線在哪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