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天里不僅有數學、英語、識字課,還有美術、音樂等“副課”穿插其間,咋一看以為這是一個小學生的課程表,不想竟是滬上某幼兒園一個中班小朋友一天的課程安排。原本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很多幼童卻被按在了課桌前埋頭苦讀。近兩年來“按學科上課”的教育形式在滬上一些幼兒園開始“流行”起來。
[現狀實錄] 育兒論壇出現“訴苦帖”
“我孩子8月份剛剛讀中班,數學已經教到了20以內的加減法,不光是中文的,而且要用英文做。”昨天,一位家長在旺旺網的育兒論壇上以“暈,中班寶寶數學已經教到20以內加減了!”為題發帖。這位家長說,寶寶現在已經開始用練習本寫數字了,“昨天足足寫了一張紙。我真是頭暈哪!”帖子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
兩位數加減原本應在小學才開始學習的,現在卻提前到了幼兒園中班。
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發現,目前滬上確實有幼兒園存在著這樣的“提前教學”現象。家住徐家匯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孩子現在讀大班,已經教50以內的加減法了。“兒子讀大班,老師已經要求他們識1000多字了。”
[記者調查] 園方無奈迎合家長要求
據了解,現在“按學科上課”的幼兒園多數為民辦幼兒園,英語班、識字班,數學班甚至小學奧數班,成了幼兒園用來吸引家長的優勢和“業績”。對此,幼兒園園方似乎也有難言的苦衷。
“現在很多家長衡量幼兒園的好壞,就是看教孩子讀了多少單詞,識了多少單詞,背了多少首古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辦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你不教英語、不教數學……有的家長就埋怨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甚至還要求退學”,這位園長坦言,也有些幼兒園為了擴大生源,不得不迎合多數家長的要求,開設各類課程。除此之外,不少家長還要求幼兒園開設各種興趣班。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
記者在20位年輕家長中作了一個微型調查,發現有8成以上的家長表示,會將幼兒園是否教數學和識字作為選擇入學的標準,而且教得越多,越會考慮送孩子入園。
與此同時,施壓的家長也正承受著不少壓力和焦慮,“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都在學、我們不學,上了小學后就跟不上別的孩子了!”家長馬女士坦言,雖然看孩子這么小就要坐在書桌前“苦讀”,有時候還又哭又鬧的,自己也挺心疼的,但為了不讓孩子輸給別人,也只好當起狠心的“壞媽媽”。
[專家說法] “小學化”無異拔苗助長
“幼兒的智力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過早地將小學知識提前到幼兒園,并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法”,華東師大附屬幼兒園園長王順妹告訴記者,確實有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口味”,過早地給孩子灌輸小學知識。王順妹表示,幼兒知識吸收應該是通過游戲等感性活動來獲取的,如果一味將孩子按在課桌前枯燥地學習,不僅孩子不容易吸收,而且會影響孩子智力的正常發展,同時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幼兒園階段,只要幫孩子打好認知的基礎,其他的一些‘小學化’教育沒必要。”
延伸閱讀:中日幼兒園教育比較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縱觀推動日本經濟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原因,人們幾近一致地認為促使日本經濟騰飛的催化劑,乃是其體系完整、制度完備、投入充足、實施普及的國民教育。正是由于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朝野內外、舉國上下對于教育的重視,才使得自然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以較高水平的國民整體素質這一社會資源優勢,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育方面成功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作為實施啟蒙教育關鍵階段的幼兒園教育,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在日本也將其作為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同時也作為學校教育的初始工程納入教育體系之中。雖然日本幼兒園的創設比西方晚幾十年,但由于日本不斷地借鑒西方幼兒教育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使其在幼兒教育方面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
現將我國與日本的幼兒園教育做幾個方面的比較。
一、教育原則及目標的比較
1、日本幼兒園教育的原則是以幼兒期的特性及幼兒接觸的社會環境為基礎進行教育,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和幼兒間需建立一種十分可靠的信賴關系,倡導教師與幼兒為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努力。
我國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并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
2、幼兒期是關系到人的品行最終形成的重要培養時期。根據這一點,日本幼兒園根據其教育原則,通過開展在園生活,力爭達到以下目標:(1)以培養健全的身心為基礎進行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態度,使幼兒能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2)培養孩子的愛心、對人的信任感,培育自立精神,養成能與人協作的態度及初步的道德觀。(3)培養幼兒對所處自然、社會環境包含對事物的關心和興趣,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內心感受,萌發幼兒的思考能力。(4)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關心及興趣,養成能愉快地表達,認真地傾聽以及對語言的感覺。(5)通過各種體驗,培養幼兒豐富的感性認識及創造性。
我國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目標按幼兒年齡的不同分為3-4歲幼兒,不跟生人走,不遠離成人,不摸危險物。4 -5歲幼兒,不玩危險游戲,不去危險地方,懂得交通安全。5-6歲幼兒會處理簡單危險,相比之下我國幼兒園安全教育中的避難訓練、自我救助等方面的訓練幾乎沒有,應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
二、教育課程設置的比較
(一)日本
1、活動形式 幼兒在園的生活形式分為自由活動和集體活動,與我國不同,日本幼兒園以自由活動為主體,各班、各年齡段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對室外的一些大型運動器材(秋千、攀登架、跳床等)、小型運動器具(球、繩、玩沙工具等)以及室內游戲材料(積木拼板、圖書等)進行自由選擇,使孩子心理上獲得極大的滿足,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日本幼兒園的家園溝通方式
以游戲為媒介,充分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在玩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鞏固經驗,從而獲得各領域的全面發展。
在日常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集體活動所占的時間比例少,約20-50分/天。主要進行一些問候、唱歌、聽故事、拆紙活動等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教育與培養。
2、課程設置 綜合了各領域教育內容,依照國民行事、社會行事安排了一些按慣例或定期舉行的幼兒園“行事”(活動)。日本幼兒園的大部分行事都設有讓家長參與的項目,幼兒園定期將園內的主要活動及教育內容以印刷材料的形式告知家長。
(二)中國
在我國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非常重視情感的培養。比如,萌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勞動等情感教育,有效地促進了幼兒情商的發展。同時,我們在教育目標設置上注重幼兒對美的感受及表現的萌發。由于比較偏重技能的傳授,所以幼兒表現美的能力較強。
三、總結與分析
(一)日本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1、日本幼兒園教育,原則上是以幼兒接觸社會、自然環境為基礎進行多種多樣自發活動,以培養幼兒自主、自力、自律為目標,使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2、在日本的幼兒園教育中重視幼兒在各領域各項活動中的興趣,保障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幼兒在各項活動中情緒、情感的體驗及生活經驗的積累,以孩子為主,體現了日本幼兒園教育課程的特點,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及幼兒教育發展的規律。
(二)中國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1、我國幼兒園教育注重幼兒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使其成長為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健康人。
2、豐富多彩的一日活動是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突出特點,幼兒通過不同的教育形式(集體與個別、室內與戶外等),有趣的活動內容,動靜交替地進行實踐活動和有益的自由活動,使一旦活動組織具有整體性、活動的時間結構及空間的結構的合理性,以及教師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適當的指導性原則。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中國的幼兒教師更注重個人修養和道德典范作用,而日本的幼兒園教師提倡自然形象,它成為促使幼兒從心理上接受教師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自身具有健康的身體,豐富的內心世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每位教師始終努力追求的目標。所以無論中國、日本的幼兒教師都時刻意識到自己擔負的是涉及孩子今后發展方向的啟蒙教育,任務都是用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幼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與幼兒建立深厚的感情,將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與教育相結合,去教育影響幼兒。
總而言之,開辟一個適合于我國國情的幼兒教育體系是目前中國幼教事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同時,幼教工作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為學校教育輸送合格“人才”,傾心培育跨世紀接班人,是一項關系到我國下世紀能否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偉大工程。我國幼教事業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下一篇:孩子適應新環境得慢慢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決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