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希望各級政府對母親教育重視起來,像對待計劃生育工作那樣把母親教育事業作為一個國策來宣傳。我也愿意把后半生奉獻給這個利國利民的偉大事業,“雖九死而不悔”。
辦“母親學校”這幾年,我有機會進入城市和農村更多的家庭,了解更多的父母尤其是母親素質的現狀。這幾年我執著地去自薦演講,總希望通過我的聲音能讓更多父母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多一個孩子成才,就多一個家庭幸福。
我發現,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庭教育問題都有相似的地方,有幾個問題特別嚴重,需要得到及時解決。
一是現在的父母普遍重智商,不重視思想道德教育。有的母親本身不講道德,也根本不教孩子講道德。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做母親的道德素質低下,不孝敬老人,與鄰里不和,經常吵架,又怎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有道德呢?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我認為,在正常的家庭中,最大的不幸就是父母道德素質低下,因為這是產生諸多家庭不幸甚至社會不幸的源頭。春秋時期,吳、楚兩國邊境上兩個采桑女發生口角,這本是小事一樁,卻因雙方母親的加入而使吵架升級,最終導致吳、楚兩國開戰,血流成河,死傷無數。2000年,山東一個派出所副所長因聽惡妻調唆,槍殺司機,結果一家三口都受到法律的嚴懲,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這樣毀在沒有道德的母親手中。至于那個被犯罪兒子咬掉奶頭的母親的故事,更是在一代代地警醒世人,如何去做一個有道德的母親!
二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物質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在心理上卻不關心、不理解孩子。他們從來不問孩子心理怎樣,與同學的關系怎么樣,只是問成績怎么樣;很多孩子完全依賴父母處理生活問題,連簡單的人際交往、處理一般的矛盾都不會。這樣的問題我在“開心屋”時就經常遇到。
我們可以說很多父母是無私的,他們為孩子可以貢獻自己的一切;可很多父母又太自私了,因為他們總是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無視孩子的個人權利,不給孩子個人活動空間。他們不知道,太多的關愛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幾乎所有自殺的孩子都不是因為缺乏物質生活條件,而是由于無法解脫的心理壓力。因此,父母必須樹立與子女人格平等的思想,也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去學習怎樣與孩子做知心朋友。
三是很多母親為孩子包攬家務事太多,卻不知太多的母愛不僅會毀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毀了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
我婆婆勤勞能干,從不讓她兒子做家務。我們夫妻吵架的原因大多是為了家務事。有了這些教訓,我就要孩子從小學做家務。我要女兒學做家務事,婆婆非常高興地說:“女孩子會做家務事,嫁出去別人看得起。”而我要兒子學做家務事,婆婆卻阻擋說:“哪有男孩子做家務的?”我對婆婆說:“你的兒子就是因為你沒有教他做家務事,所以我們結婚后一直為家務事吵架。我希望我的兒子成家后小兩口能和睦相處,就必須從小教他做家務,樹立對家庭負責任的思想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這里,我建議年長的母親們拋開為青年人做“保姆”的思想,包攬家務既不利于孩子獨立成家、創造幸福,也不利于兩代人的交往;應該用“各立門戶,經濟獨立,經常走動,互相關愛”的模式去生活、學習、工作,這樣才能真正使老年父母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青年人也才會安心地工作和生活。
上一頁12下一頁
下一篇:把真情釀進美酒與人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思念不如幫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