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輔導班到興趣班,從奧數班到美術班……暑假一到,是否送孩子上各種暑期“補習班”、“輔導班”成了眾多家長熱議的話題。一些中小學生學期結束之日,卻成了補習開始之時,暑假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第三學期”。
在“第三學期”中,望子成龍的家長或“不惜血本”或迫不得已地忍痛掏錢。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差的,用補習班“圈養”比在家“放養”要好很多。一些家長則認為,自家不補人家補,人家補了咱落下。為了不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給同齡人,便由過去的“缺啥補啥”,變成了如今的不缺也補。
其實,正確引導孩子在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中長身體、長知識,為新學期奠定良好的基礎,才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尊重孩子的選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多引導孩子讀些兒童故事、革命故事之類的書籍,多引導孩子寫日記、心得體會,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等等。這對教育孩子反而更加有效,做父母的不妨一試。
對于孩子的暑期生活安排,作為家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主動為之減壓松綁,給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給孩子一些選擇權,讓其把握;給孩子一些機會,讓其體驗;給孩子一片空間,讓其前行。愿父母們給孩子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切莫讓孩子既“盼”暑假,又“怕”暑假。
下一篇:暑假到了你要怎么“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手工制作:元宵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