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暑期培訓十大趨勢
趨勢1:報班時間有規律
暑期的課外輔導課程,一般分為兩段或四段進行。如果分成兩段,開班時間一般是在7月中旬和8月初。如果分成四段,開班時間一般是10天(或兩周)為一期課程。以某機構為例,其開班時間是第一期從7月16日至25日,第二期是從7月26至8月4日,第三期是從8月6日至8月15日,第四期是從8月16日至8月25日。明師教育教學中心副總監林華美認為,學生報班時間是有規律的,一般而言,高中學生集中在第一、二期,因為高中學生8月要進行軍訓,尤其高三學生8月1日開始補課。小學集中在第三、四期,因為小學家長一般會讓孩子先放松一下,參加一下夏令營或出國游學之后再進行文化補習。初中學生報班較平均。
趨勢2:小升初家長成主流
今年暑假報班最積極的是小升初家長。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今年小升初民校考試時間集中在同一天有關。由于小升初大小聯盟和多數單考學校扎堆同天考試,學生選擇的機會少了,家長要在考試中“一擊即中”,只好依賴于課外輔導。學大教育廣州總校長馮永粦表示,今年暑假四五年級的熱度比往年高,而初中和高中和往年差不多。卓越教育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暑假升六年級的家長更加重視,學生更加主動,有的家長在暑假已經開始籌備小升初。
趨勢3:銜接課程是暑假主打
在暑假課程中,銜接課程絕對是主打。一般而言,對銜接課程比較迫切的是剛剛參加完小升初的新初一學生和剛剛參加完中考的新高一學生。卓越教育輔導班運營處吳嶸校長表示,今年暑假報讀小升初、初升高銜接班的學生最多。
學大教育今年暑假開設了五類銜接課程,分別是新小六、新初一、新初三、新高一和新高三,每類銜接課程都單獨開發了教材講義。其中小學有語數英三科,初中和高中有語數英物化五科。每科12講,每講三個課時,每個課時40分鐘。內容既有舊知識的梳理,也有新知識的滲透。
初升高的銜接課程最為必要。林華美表示,據往年了解,有六成學生升入高一會有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主要是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與初中不太一樣,用老方法很難應付高中的學習。銜接課程可以有意識循序漸進地講授一些高中的學習思維,其價值就在于此。
趨勢4:多數報讀數學和英語
從歷年暑假補習的科目來看,最多人選擇的課程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但不同階段不同年級不盡相同。以一對一個性化輔導為例,小學生暑假補習一般從四年級開始,四年級家長會選擇相對薄弱的一門科目進行輔導,五年級會選擇二科進行輔導,以數學和英語居多,六年級會選擇三科進行輔導,全面沖刺小升初。中考暑假補習的“大頭”還是數學和英語。高考多數選擇有偏科的學科進行針對性地輔導,一般而言,文科學生多選擇數學和文綜,理科學生多選擇英語和理綜。
趨勢5:考試沖刺多用一對一輔導
目前課外輔導的形式有一對一、小班、大班、精品班等不同形式。家長在選擇輔導類型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越到考試沖刺階段,選擇一對一的家長越多。以小升初為例,五年級的家長多數傾向于報讀各類大班小班課程,一是經濟實惠,二是還沒到節骨眼上。等到升六年級的暑假,小升初備考正式啟動,越來越多的家長由大班轉入一對一輔導,這種現象到六年級下學期已非常明顯。學大教育今年6月2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考前轉入一對一的,大部分是大班的學生,因為大班解決不了考試沖刺的問題。這種現象在今年會更加明顯。
趨勢6:課程“打包”越來越普遍
廣州的課外輔導,有其獨特的一面,就是各種“保證班”、“承諾班”、“保分班”大行其道。這些班一般先在暑假安排測試,然后再把課程整體“打包”,讓家長必須連報幾科,比如“精英班必須報語數英三門”、“中考保證班必須至少報四門”。“打包化”的課程有利有弊,一方面方便了某些家長,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升學整體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這些課程拉長了學習時間,增加了學習科目,變相增加了學習費用。但無論是褒是貶,這種“打包化”的課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會在廣州蓬勃發展。
趨勢7:細分課程越來越受歡迎
與“大而全”的課程相反,暑假細分課程越來越受到家長的歡迎。學大教育菁英學堂是15人以下的小班課程,該機構根據小升初考試形式,開設了大聯盟語數英精講班,小聯盟語數英精講班,單考語數英精講班等。根據小升初知識模塊,開設了小升初語文課外知識班、小升初語文閱讀理解班、小升初語文作文班、小升初數學運用題班,小升初數學附加題班等。這些細分課程在暑假格外醒目。
一對一個性化輔導也開始產生細分課程。精銳教育暑假開設了一對一神筆作文班、一對一妙解幾何班、一對一快樂英語班、一對一巧思物理班、一對一提秘化學班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細分化的課程將受寵。
趨勢8:報班也興DIY
每家機構都想把學生留下,提供從小學到高中一條龍的輔導,但因各家機構優勢不同,只有集合多家機構的優勢課程,才能搭配出“強強聯合”的課外輔導。于是,少部分精明的家長暑假報班也開始DIY。比如小升初課程,有的家長五年級會報卓越的精英班,但到六年級則會改報學大的一對一輔導。再比如中高考的學生補數學可能會去明師,但補英語則會去英訊理想教育。
趨勢9:小升初或現定向班
今年小升初民校考試進行改革之后,對課外輔導也帶來深刻的影響。變化一是小升初的保證班、合同班越來越“難于保證”。因為往年保證班的合同都是保證學生被某一梯隊的幾所學校之一錄取即可,學生參加多所學校考試,保證的幾率大。今年,大部分民校都集中在上午考試,學生只能選擇一所學校參考,也就是說這所學校一旦失敗,保證就無法完成。變化二是小升初定向班在不久的未來將出現。以后,輔導機構的“育才實驗班”“二中應元班”“廣雅實驗班”等或將出現。
趨勢10:學習力被重視
在暑假報班的家長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功利”的,有些家長送小孩參加輔導,其實是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知道如何預習、復習、能主動快樂地學習。對于這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思維、學習心理等“非智力因素”,有時比智力因素對人生的影響還要深遠。有鑒于此,一些輔導機構開始提倡“學習力”,其課程主要幫助孩子從根本上熱愛學習。
根據孩子特點 報班有針對性
“我對輔導機構完全無知,該報什么班?”“我報過三四家機構的課程,都不太滿意,到底要怎么報班?”近日,有家長咨詢記者暑假報班的事宜,其中一位家長對報班完全沒有概念,另一位因為經歷太多機構,幾乎對機構失去信心。兩個家長剛好代表了報班的“兩極”狀態,其實,在眾多暑期報班的家長中,可以區分出不同的類型,而每一個類型都有某些報班策略可以參考。 記者 鄧仲謀 通訊員 陳海丹
10類家長報班策略
類型1:全能型家長
有一類家長堪稱“全能型家長”。他們對所有的主流輔導機構如數家珍。為了給孩子報班,他們不惜到各家機構去“踩點”,試圖找到性價比最高的課程方才罷休。他們中間有些人還不止報讀一個課程,有的像“神農嘗百草”一樣,將學大、卓越、明師、精銳、新東方等機構報了個遍,在報班的過程中費盡心血與銀兩,卻依然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小孩的輔導課程。
報班策略:對于全能型家長,要明白課外輔導最核心的是師資,選機構選課程的最后還是選擇輔導老師。所以,報班成功率高的第一步是選一個優秀老師。本報去年推出的“300位TOP老師”和今年推出的“538位TOP老師”可以作為家長的參考。
類型2:全新型家長
與“全能型家長”相反的是,還有一類家長是“全新型家長”。他們也關注孩子的成績,但沒有意識到要參加課外輔導,或者思想深處很排斥讓小孩參加課外輔導。到了小學六年級或中高考畢業班,在其他家長的感染下,自己一下子緊張起來。想報課外輔導,但又對機構知之不多,根本沒辦法分辨,只好隨大流或盲目跟風。
報班策略:全新型家長出現在小學六年級特別多,而針對小升初的課程也異常豐富,幾乎全城任何一家課外輔導機構都開設了小升初課程,足夠讓人眼花繚亂。在報班時,家長要參考兩點:一是開辦歷史早,如學大早在四五年前就開設了小升初培訓。二是學生人數多。如卓越每年小升初的培訓人數高達數千人。
類型3:尖子生家長
成績比較好的尖子生家長,對課外輔導的態度也異常鮮明,要么干脆認為輔導沒有必要,要么支持輔導,認為強中自有強中手。尖子生在暑假可以對整個學年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在此基礎之上提升綜合解題能力。
報班策略:尖子生家長在報班時,是很講究策略的。他們報班的目的是立足于突破某個知識模塊或某類題型,而不是針對整個學科,更不是科科必報。精銳教育易老師曾輔導過一位高考狀元,這位同學報班的目的是突破數學最后一道大題。
類型4:中等生家長
成績拔尖的學生畢竟不多,大多數人都是中等生。對于他們而言,孩子的成績要么科科平平,要么總有一兩科偏弱,拖了后腿。在暑假中,中等生要針對薄弱學科進行查缺補漏。找出分數考不高的問題所在,然后針對薄弱環節加強補習。
報班策略:科科成績平平的中等生家長,暑假報班時可以考慮銜接班,以復習鞏固薄弱學科的舊知識為主。成績偏科的中等生家長,暑假報班時可以考慮一對一個性化輔導,利用暑假集中火力重點突破薄弱學科。
類型5:偏科生家長
每年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偏科生。數學和英語因為從小學就開始打基礎,偏科的可能性越大,要糾正偏科付出的努力也就是越多。而初中的化學和物理等學科,因為只有一兩年的知識積累,即使偏科,通過輔導迎頭趕上的機會也多。
報班策略:偏科生家長在報班時,一是要尋找在孩子薄弱學科做得有特色的輔導機構,二是盡可能從基礎入手,三是經濟允許優先考慮一對一個性化輔導。
類型6:新小五家長
小升初備考越來越早,現在許多五年級的學生家長已經開始著手為孩子準備小升初。一些機構也針對馬上要升入五年級的學生在暑假開設了相應的語文、數學、英語預備班。
報班策略:五年級的家長備考小升初,一是做信息收集,弄清楚廣州市各種小升初渠道。二是報讀輔導班以適可而止為原則,可以考慮報讀語數英的精英班、精品班等,某個薄弱學科也可以選擇一對一個性輔導。
類型7:新小六家長
馬上升入六年級的學生,從這個暑假開始就要著手準備小升初的備考了。在大小聯盟和民校單考中,數學和英語都是最為關鍵的學科,尤其英語在外國語學校的考試中特別重要。
報班策略:民校集中在同一天考試之后,學生家長的選擇機會大大減少,大小聯盟和部分單考學校實際只有一次機會。鑒于此,家長在報班可以明確一點,比如,我就是沖著省實天河而去輔導的,我希望輔導老師講解省實天河的內容。如果大班可能很難做到這一點,一對一個性化輔導則能輕易做到。
類型8:新初一家長
馬上要升初一的學生,剛剛經歷完一場“小升初”大考,學生比較疲憊,家長應當讓孩子有一段充分的休息時間。在8月份,可以適當考慮報讀一些銜接班,熟悉一下初中的學習方法。
報班策略:新初一的家長報班,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考上好學校,但孩子處于全校中下層次,家長想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下新內容,在初中力爭上游,這屬于“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家長。二是部分公辦學校在入學前有分班考,為進重點班,讓孩子暑假報班不松懈。
類型9:新高一家長
馬上要升高一的學生,最需要報的是暑假的銜接課程。這是因為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方法大有不同,尤其是數學、物理、英語這三科在高中的學習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提前了解高中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思維。
報班策略:新高一的學生報班大多由學生自己完成,家長可以提出參考建議。如果是考上華附、省實、廣雅、執信等名校的學生,暑假銜接課程可以選擇華附在線的視頻課程,如果是考上其他示范性高中的學生,暑假銜接課程可以選擇英訊理想高一特色VIP課程等。
類型10:中高考家長
馬上要升入初三或高三的中高考學生,是暑期補習的“大戶”。他們需要的是快速有效的提高,集中精力把某一些劣勢的科目補起來,為中高考做好全面的準備。
報班策略:中高考家長報班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報“保證班”“承諾班”和“保分班”,這種班對于家長較為省事,但對于學生卻較辛苦,相當于在兩所學校上課。另一種是報薄弱學科或薄弱模塊的一對一重點突破,這也是相對高效的輔導方法。
下一篇:癌癥老師的最后一課:告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輔成“教腐”家長何其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