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體能包括各種大肌肉運動的技能,如跑、跳、投籃、踢球、舞蹈、雜技等,這些技巧常在嬰幼兒早期就有所表現。我國過去很重視“將門之后”,因為身懷絕技的將門所出的虎子一定能繼承父業,或者有比父輩更大的成就。如同其他技能一樣,體能也具有一定先天因素,同時也受后天環境的影響。其中營養條件影響最大,母乳喂養能保證嬰兒健康,適當的輔食添加和嬰兒期的戶外鍛煉都對體能有積極幫助。反之,喂養不良,長期腹瀉,或以淀粉為主食使嬰兒過于肥胖都影響體能發展。
我國舊的育兒法當中有兩項最影響體能發展:
1. 蠟燭包育兒法。許多人認為嬰兒出生后肢體蜷曲,要用襁褓裹緊,用布帶捆扎成蠟燭包樣,才能使孩子肢體伸直,有些地區捆100天,完全剝奪了嬰兒頭三個月的體能鍛煉。解開蠟燭包時嬰兒的四肢是伸直了,但是不會彎曲,因為主宰收縮的肌肉纖維由于100天來沒有用的部分已發生機化即是纖維化了。這種孩子雖然以后仍然會站立行走,但已經纖維化了的部分不能再生,自然會影響肌肉的承受力。我國運動員普遍的耐受力差,如長跑、足球、籃球等。除了我國人民體能素質的差異之外,人為的因素首推蠟燭包育兒法。因此一定要廢除這種不科學的育兒法。過去“東亞病夫”的頭銜也和捆扎育兒法有關。嬰兒的腿不能伸直主要因佝僂病所致,按照合理的方法培育就不至于患羅圈腿和X形腿。捆扎過的孩子缺乏鍛煉,不曬太陽就易于患佝僂病,雖然捆直了到行走時也會因不能承受體重的原因而彎曲。
2. 不讓嬰兒學爬,嬰兒只學坐、站、行走,完全不練習爬行。一來居室狹小,二來認為沒有必要。嬰兒學爬就必須從第二周起練習伏臥,漸漸抬頭,用肘支撐然后用手掌支撐,到腹部抬起才能手膝爬,后來再練習手足快爬。在爬行時身體重量輪流落在每個肢體上,使每個肢體得到鍛煉。爬行時重心轉移會使軀干扭動來鍛煉平衡,脊腰和臀部肌肉也受鍛煉。所以學爬的孩子身體各部位肌肉承受耐力都良好,經常轉移重心,使身體保持平衡能力也良好,運動時不易于摔跤,在舞蹈雜技方面就更加重要。在國外嬰兒從學坐起就常在地毯上玩,經常翻身打滾和爬行,嬰兒期的體能鍛煉機會比國內嬰兒優越,成為日后國內嬰兒難以趕上的原因和條件。
體能良好的早期表現:
嬰兒期:嬰兒肌肉發育的規律是先上后下。先發展頸肌,如豎抱時頭能伸直,俯臥時能抬頭,然后能用肘和手支撐,最后是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發育。我曾訪問一位足球健將的兒子,在兩周換尿布時,他能用腳蹬床鋪,把臀部抬起來協助大人。隨訪到8歲時,果然這位健將的兒子被學校推薦入體校,因為他踢球最遠,而且射門準確,可見他雙腿發育不錯。
體能好的孩子在每項運動測試中都表現優良,會翻身、會打滾,坐、爬、站走都較早。有些嬰兒能早期學習游泳,喜歡做水上的各種運動。
幼兒期:孩子能跑能跳,能越過障礙物。身體靈巧能鉆過矮洞,會拋球、接球,也會踢球和瞄準。
最早的體能訓練是雜技、舞蹈和體操。由專業人員挑選有可能培養的苗子給以特殊訓練。要求平衡能力良好,動作靈敏,對體形也有一定要求。在選擇時要求父母帶孩子一同去,因為孩子長大后體形會隨父母,條件相同的就選擇父母體形適宜的才給以訓練。
孩子在3~4歲時就可以開始學習芭蕾舞的基本動作。練習用足尖支持體重保持身體平衡。芭蕾舞的基本功在自由體操、冰上舞蹈和雜技表演上都用得著。有些幼兒園專設芭蕾舞課程培養幼兒形體技巧的基本功,為日后發展創造條件。幼兒身體的可塑性大,有可能學習難度較大的技巧動作,為發現人才創造條件。
要求體力較強的運動對女孩可提早到9~11歲,因為女孩在9~11歲起進入青春期,逐漸能適應體能強的訓練。對男孩應延遲到15~18歲,如果過早讓未成年的男孩做過劇烈的體能訓練,由于孩子還不會保護自己,容易導致傷殘。
下一篇:天才不是出來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助孩子自己處理矛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