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超前教育:優勢能維持多久?
超前教育將許多孩子本應在游戲中度過的時間用來進行比他們大的孩子才進行的學習,那么這種教育會帶來與付出對等的后果嗎?美國某大學做過一個實驗:把175個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由父母按照一般條件進行教養,另一組從3個月開始進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個月測驗一次。他們發現,接受超前教育和訓練的孩子智商確實平均高出15點。然而,這種早期教育的優勢并沒有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兒童上小學四年級后,就逐漸喪失了這種優勢,而接受父母循序漸進教育的孩子通常都趕了上來。
為什么超前教育會在小學就顯示出不近如人意的結果?
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漸漸地開始支配他們的學習效果,而不是單一的智商,而且,超前教育組兒童在早年所體現出來的智商優勢并非他們真實能力的體現,而是建立在他們比其它孩子學習了更多知識的基礎上。等到其它孩子的知識在正規學習時突飛猛進以后,超前教育兒童在知識上優勢就不明顯了,相反,他們在幼年較少獲得學習之外其它能力訓練的不足則慢慢表現出來了。
不進行超前教育≠不教育
上面我們已經談了一些有關超前教育帶來的不利后果,那么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應該有教育呢?
當然應該有!
孩子帶著他們的眼睛、鼻子、嘴巴、一雙會抓東西的手和一雙會用力蹬的腿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從呱呱落地開始就不斷地接受新事物,不斷地學習。
當孩子把一塊塊小拼板組合成一幅圖畫,當孩子把一塊塊小積木搭成大樓房,當孩子能把周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清楚的時候,誰能說這里沒有教育的功勞?沒有教育,孩子就像一塊沒有人開發的處女地,雖然有著無窮的潛力,卻依然沉睡著。
然而,對于嬰幼兒來說,教育絕不是1加1等于2。這更應該稱其為教學,因為它讓孩子學會的是去記住某些事實或是某樣技能,而并非對他們能力的培養。給予孩子各方面發展的引導、心理上的支持和行動上的鼓勵,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教育。
還記得孩子呀呀學語時,你是怎樣引導他喊出爸爸媽媽的嗎?
還記得孩子剛剛學走路的時候,你是怎樣引導他獨立邁出第一步的嗎?
“來,寶寶加油啊,媽媽在這里等你!”
結束語:對孩子的教育其實都是建立在這種耐心和鼓勵的基礎上的。鼓勵孩子獨立地畫出一幅五彩斑斕卻看不出內容的圖畫;表揚孩子一次次嘗試把幾塊積木搭成不同的形狀;帶著孩子享受大自然創造的各種顏色、形狀;讓孩子在童話世界里追隨夢想;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36歲性格重塑的關鍵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參照物”讓孩子大方起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