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憂心忡忡的母親跑來找我,她有個上幼兒園中班的女兒,幼兒園剛開始教寫字,家長也很重視,每天在家輔導,平時挺聽話的女兒卻每次都寫得亂七八糟,有時根本就不肯寫。現在是每到女兒學習寫字時,家里就大哭小叫亂作一團。這位母親為此茶飯不香,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孩子父親都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怎么就生了個不愛學習的女兒?
我微笑著向這位母親提了個問題:從女兒的角度來看,在學寫字這件事中,她得到了什么?
母親略一思索,猛然醒悟:女兒是8月底出生的,在班級中年齡最小,身體發育也晚些,而自己太急于求成。自從孩子開始學寫字,得到的不是批評,就是打罵;學寫字讓女兒一再受挫,感覺不再被父母疼愛,如此怎能讓她樂于學習呢?
前幾天,在一次聚會中,我見到了正讀小學二年級的斌。他在聚會上大聲表演唱歌、朗誦,大方地回答大人們的提問;仿佛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孩子。這就是三年前在幼兒園不肯上學、連復述故事的作業也無法完成的那個小男孩嗎?
斌的媽媽揭開了謎底。原來三年前,還在上幼兒園中班的斌,因為每次都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復述故事的作業,被同學嘲笑而不肯上幼兒園。媽媽沒有簡單地把斌不完成老師的作業,當作孩子的懶惰、不愛學習,而是耐心地尋找原因。媽媽發現,斌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完整復述故事的原因,在于這孩子不善言辭、害羞又缺乏自信。同時,媽媽還發現孩子喜歡唱歌而且挺有樂感,于是就送他去唱歌班學習,并與幼兒園老師協商,暫時不要求孩子復述故事,這個作業由唱歌來代替。斌在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唱歌中體驗成功,鍛煉了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成功中培養了自信。現在,他不僅在學校學習成績門門名列前茅,還擔任班長呢!
美國著名精神分析醫生埃里克森認為,兒童的個性發展有八個階段,在學齡前期的任務是解決主動感與內疚感這對矛盾。這階段兒童的主要活動是游戲,父母對兒童有目的性和導向性的活動的支持,有助于孩子主動性的發展。如果父母對兒童施加過高的要求,兒童就可能體驗失敗,產生罪疚感,形成自卑、畏縮的人格。
因此,對學齡前期孩子的父母來說,在這一階段,首先要做的,不是灌輸知識和培養技能,而是從培養興趣出發,幫助孩子在戰勝挫折中體驗成功,從而讓孩子發展出受用一輩子的主動性。
下一篇:教孩子如何坦然面對失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提點幼兒性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