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許多家庭中,家長往往注重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許多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現懼怕、害羞、封閉、敵對等異常心理,這種異常心理如不好好引導,便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健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使孩子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用三種“心”來對待孩子。
尊重的心 父母對孩子既要有嚴格的要求,又能理解、尊重、信任孩子。平時除了關心孩子的生活外,要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遇事要與孩子多商量、多溝通,真正讓孩子感覺他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從小培養他的責任感。學習上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將自己的愛好、愿望強加給孩子,應尊重孩子的愛好,發揮孩子的特長并加以正確引導。
平常的心 父母對孩子的發展要有平常心,應該接受孩子的平凡。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才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導作用的過程。所以,對孩子不要期望過高,更不要在口頭上隨意將孩子與優秀的孩子相比,使孩子產生自卑,喪失自信。
寬容的心 每個孩子都有不足或缺點,但許多家長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所以平時給予孩子的是隨意性的訓斥、責罰、打罵。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而黯然神傷,喪失信心,也可能因為父母的一聲鼓勵而奮發向上。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時時需要肯定和賞識,所以父母要經常肯定孩子的進步。本報綜合
下一篇:如何培養孩子的膽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膽量從樹立自信開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