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女兒可可3歲5個月了,在家里要我喂飯;在幼兒園里也不會自己吃飯,賴著要老師喂。好幾次,我想讓可可自己吃,可她就發愣盯著碗,就不會自己吃。我看不慣,不喂可可吃飯。可可奶奶認為,沒必要餓壞了孩子,孩子太小,以后就會自己吃了。我也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強行糾正可可的需要喂飯的習慣?
肖女士
專家回復:
寶寶小的時候需要方方面面的照顧,比如要大人喂飯,但長大一點的時候,很多父母就希望慢慢培養寶寶獨立自理的能力,如果家里人的意見不統一,確實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兩代人之間對孩子的教養觀念是有不同的。一般隔代教養中的老人對小孩都會比較寬松和慈愛,不希望委屈了孩子。而父母為了孩子的將來更好,需要去教育孩子建立規則、培養道德感和遵守社會規范等。在這種相矛盾的教養中,寶寶更容易抗拒和不聽話。
孩子長大了自己自然會吃的,這個推論也是不正確的,比如現代有些大學生不懂生活自理,不懂洗衣服、不懂得清潔衛生現象比比皆是,而有些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小學就會做飯和家務的小孩也是有的,并非年齡到了自然就會的。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也有利于培養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針對目前的情況,我有一些建議:
1.家人要先協調好,有一個統一的教養方式。其實大家都是愛護寶寶的,希望她能健康成長,可以在這個共同的目標去協調。
2.訂立循序漸進的規則。當孩子沒有學會對自己的成長負責的時候,要讓她領悟改變,是需要一些代價的。教育孩子在家中需要自己動手,她沒有依賴的前期,家長會遇到抵抗,這時需要與孩子訂立規則,如第一個星期媽媽握著寶寶的手去教她吃飯;第二個星期媽媽一半放手,一半協助;第三個星期寶寶獨立吃。訂了規則就一定要執行,孩子餓一頓是沒有關系的,家長如果心疼堅持不了,是會前功盡棄的。
3.要鼓勵和獎勵孩子。在孩子學習自理能力技能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即使孩子邊吃邊掉飯粒,家長也要有耐心和肯定孩子的努力。要培養孩子獨立自強、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與家長的贊揚認同是分不開的。也可以訂立獎勵制度,如她能夠按計劃進行,每個星期完了獎勵滿足她一個心愿。
下一篇:什么樣的孩子才算聰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習慣培養與思想的鑄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