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澳洲人和中國人育兒經驗的不同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1-01

閱讀 :508

  在澳大利亞住了這么多年,尤其是最近幾年朋友們都是到了要孩子的階段,周圍一下子被父母和他們的寶寶所包圍。這些朋友中有澳大利亞人,有華人,而他們帶孩子的方式有太多截然的不同。

  1. 穿衣服

  華人孩子一概都是掩的嚴嚴實實,到冬天更是穿的像個小水桶。再看澳洲人的孩子,經常穿的比大人還少,十幾度的天氣也還是短袖、短褲,還常光著腳,在家里的院子里跑。有些華人父母認為,不能跟澳洲小孩比,基因不一樣。真的是這樣嗎?不管是不是真的,連華人父母自己也承認,自己的孩子和當地孩子比更容易生病、感冒。不過有些在澳大利亞住久的華人朋友也慢慢敢讓孩子少穿點了。

  2. 喂飯

  澳洲朋友永遠不理解為什么華人家庭里的小孩,都3、4歲了還是由大人喂飯。如果去餐廳碰到帶孩子的家庭,這種情況更是一目了然:華人家庭都是有老人,有時還不止一、兩個,再加上年輕父母,再加上一個小孩。坐在餐桌旁,一定是有至少一個人是負責喂飯的。常常是一個大人吃完了,和另一個大人說,你吃吧,我來喂。如果一直是一個大人喂,那這個人一般就吃不到什么了。而澳洲家庭圍著餐桌吃飯的時候,把小孩往高椅子里一放,往盤子里撥點兒小孩能吃的東西,甚至就給他手抓一只大蝦或空心粉之類的的,大人就不管了,該吃就吃,該聊天就聊天。當然幾歲的小家伙肯定是吃的個天翻地覆,滿臉、滿手都是,但是通常是樂不可支,特別可愛。在澳洲,一般小孩兩歲以后就自己吃了,父母一概不喂。而且夫妻倆也沒有老人在旁幫忙。

  3. 走路

  經常在家附近,或是購物中心里看到走路跌跌撞撞但興致高昂的小家伙,通常是一、兩歲。澳洲的父母都鼓勵孩子自己走路,在家里也是一樣,大人干大人的,小家伙就自己轉悠,或是和家里的狗狗玩。可是華人家庭最典型的一個場面就是,兩三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了,從一個大人手里傳到另一個大人手里。比如做飯的時候,經常就聽到媽媽對爸爸說,你抱一下,我要做菜了。有一對老夫妻,在澳洲帶孫子,孫子長的非常結實,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像“秤砣”。奶奶經常抱怨說,整天抱著孫子,胳膊酸的受不了,最后還得了個“網球肘”。可是那時他們的孫子已經兩歲多了!外出度假,這個區別也很明顯:澳洲小孩都在地上跑,華人小孩則被大人抱著。如果問大人,華人朋友會說:小孩那么小,哪能走那么遠的路!

  4. 玩耍

  說了老半天,估計讀者也不需要我再詳述,就知道在讓孩子玩耍的方面,澳洲家庭和華人家庭的不同了。和做父母的華人朋友在一起,最常聽到的就是“別做這個!” “別碰那個!”“別去那兒!”“小心!”還伴著緊張的眼神。有一次在一家華人朋友家的后院玩,他們家兩歲多的男孩跑到院子里的水龍頭旁邊,水龍頭下有一小塑料桶,里面接滿了水。媽媽馬上說,唉不要過去,危險!讓筆者當時覺得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在兩個大人的看護下,只到小孩膝蓋的一小桶水對小孩會有什么危險可言。當然不光是危險,就是弄濕了,弄臟了,也是華人父母覺得萬萬不可以的事。所以很多華人父母剛把孩子送到當地幼兒園的時候,都覺得那里的孩子大部分時間就是坐在沙坑里玩沙子實在不可理解。

  筆者曾經有一次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夏天的下午路過鄰居家時,看到這個家的男主人正在拿著一個大海綿塊奮力洗車,車上全是大泡泡。而最讓人忍俊不禁的是旁邊是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金色的卷發,胖胖的肚皮,光著身子,也在拿著一塊小海綿,蘸著肥皂水,奮力在洗他的小自行車,沾在他身上的泡泡比在他小車子上的還多。兩人都非常認真,誰也顧不上誰。

  這個場景已經過去十幾年,可是到現在都深深的印在筆者的腦海里。不知道這兩種不同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哪個會更有勤勞的習慣和獨立的精神?

  5. 嚎哭

  小孩子哭恐怕很難避免。但是就筆者的經驗來看,在公共場所嚎啕大哭,且持續時間很長的通常都是華人的孩子。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概率,但這個現象很多人,包括華人朋友都有同感。

  筆者無法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這里面的原因也許有很多,不過,華人父母加上爺爺奶奶,一大家子一起慣孩子,這個現象可能是沒有人會有什么異議的。

  在超市里,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麥克,請你把魚罐頭放回去。” “露西,我們今天不買巧克力餅干,把它放回原來的地方”。而麥克和露西通常是個四、五歲到十來歲的小家伙。如果他們還拿著那些父母不要買的東西,父母就會一遍一遍的重復:請放回去,而且還特別強調這個“請”字。通常,小孩子就把東西放回去了。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說華人對孩子的教育沒有可取之處。華人一般都教育孩子要有理想,有抱負,一生要有成就(當然也有太強調所謂“成功”的問題),可是澳洲人通常對孩子的態度是“隨便,你想干啥干啥,只要不犯法。”在這種情況下,澳洲的孩子比較缺乏對人生方向的引導,結果常常耽誤了進取的時機,浪費了自己的才華。

  曾有人說,澳大利亞人和華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各有偏頗,總體來說,澳洲人對孩子太松,華人父母管的又太緊,綜合一下就是最好了。你覺得呢?(嚴莉莉)

 

下一篇:家有小男子漢四個錯誤你別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親子中易犯的錯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建水县| 高平市| 遵化市| 子洲县| 惠来县| 乐业县| 永春县| 萍乡市| 洛扎县| 浮山县| 游戏| 城步| 靖安县| 北碚区| 丹江口市| 普定县| 抚顺市| 沧州市| 彭山县| 孟州市| 平原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宝兴县| 大庆市| 常山县| 布尔津县| 辉县市| 平舆县| 隆化县| 莱阳市| 昌平区| 合肥市| 龙里县| 盈江县| 临夏市| 平和县| 井研县| 榕江县| 墨玉县|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