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母親學會主動“撤退”
作為母親,要創造機會讓父親更多地參與到兒子的教育過程中來。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教更是尤為重要。
專家研究發現,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父母的分工及影響力有所不同:在嬰幼兒時期,以母親教育為主;上小學后父母責任各半;上中學后以父親教育為主,因為此時父親的影響力上升而母親影響力下降。青春期的孩子想要獨立,不能忍受母親過于細微的管束,此時父親較松的管束反而受到孩子的歡迎。
外國:流行“袋鼠爸爸”
“袋鼠爸爸”顧名思義,是指把孩子裝進自己的育兒袋中,像媽媽一樣撫育幼兒的父親,是指擔當起帶孩子主要職責的父親。他們絕大部分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只是犧牲了自己的休閑娛樂,比妻子花更多時間、精力帶孩子。英國近幾年內家庭主夫增加了3倍,已有9.9萬個家庭擁有“全職”男當家。2000年,美國約有“袋鼠爸爸”200萬人。
“新父親”的六個標志
隨著時代發展,父親的角色也發生了巨大轉變,不同于傳統型父親,“新父親”具有六個標志性變化。
標志1:親職教育正在流行 也就是做父親先要學習。親職教育讓父親們認識到,自己不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而是需要在育兒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摸索——應該怎樣做父親。
標志2:擅長剛柔相濟 傳統父親幾乎就是威嚴的代名詞,而“新父親”卻擅長剛柔相濟。他們有很男人的一面,但又可以很平等地和孩子交流;當孩子違反規則時,他們會堅持到底,不講情面,但不會用粗暴的武力來解決問題。和傳統父親比起來,“新父親”們的性情更豐富了。
標志3:直接和孩子“談情說愛”說起傳統父親,很多人都會想起《背影》中那個始終用緘默來表達深沉父愛的男人。而對“新父親”來說,“兒子,我愛你”卻可以脫口而出。
標志4:出得廳堂下得廚房 這曾經是男人們擇偶的重要標準,而今套在“新父親”們身上也并不為過。廚房不再是媽媽們的絕對領地,“誰有時間誰做”,或者“媽媽照顧孩子,老公制作美食”的分工方式如今越來越常見了。
標志5:談論孩子,不再遮遮掩掩 原來,如果下班后你推掉飯局的理由是要回家陪孩子,肯定會遭到同事的恥笑:太不男人了!然而,在育兒環境逐漸改善的今天,育兒講座的課堂上,父親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
標志6:育兒網絡,不只是媽媽們的天下 從網絡媽媽的一統天下,到老爸軍團的迅速壯大,在育兒網絡上,我們可以越來越多地聽到男人們的聲音。本報綜合
下一篇:及早糾正孩子自卑的壞習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位孩子寫給爸爸的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