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持續一周腹痛的四歲女孩,在幾家醫院都懷疑“腸系膜淋巴結炎”,孩子看著也就是腸痙攣的表現,但我覺得這腹痛來得蹊蹺,腹部CT沒發現異常,僅僅是B超提示“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唯一值得重視的異常情況就是血象近2萬。我告訴家長:“腸系膜淋巴結炎勉強說得過去,但還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補充做了個尿常規和尿淀粉酶檢查,這也是常規檢查的項目。結果顯示,尿淀粉酶2千多單位,遠遠高于正常范圍,順藤摸瓜再做血淀粉酶也高于正常,說明還是胰腺炎急性發作期。家長感覺似乎我們的水平很高。我告訴他:我只是完善了最常規的檢查碰運氣查到了病因,后面的治療也就不算什么難題啦。家長問我:“為什么別家醫院不查這個項目呢?”我說:“孩子疾病表現不典型,到目前為止我還是看著象個一般的腸痙攣呢,等各項措施用上去立竿見影就更能明確胰腺炎的診斷啦。”
其實這孩子碰到誰手上都不是很容易診斷,我是在最后見到人家漏了個基本檢查項目才完善了檢查,回想上大學時老師就反復強調過:腹部體征不明顯的腹痛一定要注意血尿淀粉酶的情況。尿常規現在都被“省略”了,尿淀粉酶自然就更是被冷落。
有次海德堡大學舉辦新的教學法學習班時,小兒內科醫生就出了個“小兒急性胰腺炎”的標準化病例考倒了不少人,得意的兒內科醫生告訴我:“小兒急性胰腺炎多數是由兒內科醫生確診的,但最厲害的還是小兒外科醫生。但用這題目考低年資的小兒外科醫生常常會讓人家冒冷汗。”說明臨床實踐中很容易忽視相對少見的小兒胰腺炎,若是不典型病例就更容易漏診、誤診。同濟醫院 張文
下一篇:2010年,甲流還會大流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激光治近視”三提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