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踏著春天的腳步,在暖意濃濃的春風下,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到郊外踏青賞花。而春季也是狗發情和貓懷春的時期,每年的交配大多在此時完成。此時寵物的情緒起伏很大,性情暴躁易怒,一不小心就會發怒傷人,對此,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健康提示,提醒市民:春暖花開,小心貓狗傷人。
鄭州市疾控中心預防醫學門診部主任劉戰偉提醒市民,當你結伴在野外春游時,盡量不要席地而坐,也不要給野生動物或流浪貓、狗喂食,避免遭受攻擊。據悉,狗、貓、兔子、豬、老鼠、猴子等動物都是在發情期容易攻擊人類的溫血動物。如果在此期間發現自己養的狗喜歡與別的狗交往,不必硬性阻攔,要順其自然;遛狗時間要相對固定;寵物交配時不要強行將它們拆開,因為此時它們對人的致傷性最大;寵物在吃食、哺乳時,要避免撫慰逗弄等肢體接觸,更不能作弄、激怒它。另外,和寵物打交道時,要避免做任何突然性動作。因為即使出于善意,也會使它們感覺受到威脅,發起攻擊。如果和寵物接觸,最好是放慢速度,不激惹它們,讓它們感到安全可靠。
劉戰偉說,狂犬病極為兇險,一旦發病,死亡率達100%,目前對此病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但完全可以預防。疫苗免疫是預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法,市民一旦被動物致傷,就應立即到正規的狂犬病門診就診。為加大保險系數,在經濟條件許可下,也可以進行暴露前免疫,尤其是兒童及經常和動物有密切接觸的人群。同時劉戰偉強調,即使看上去健康的狗、貓和其他動物,它們的唾液中也可能帶有狂犬病病毒,如果人類與它們親熱或被它們咬了、抓傷等,就會染上病毒。
此外,劉戰偉特別提醒市民注意的是,為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家養的寵物最好進行疫苗接種。
■ 相關鏈接
狂犬病又稱恐水癥,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多見于狗、貓等動物。人感染狂犬病毒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幾乎達100%。
被寵物咬傷后正確、及時地處理傷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線。具體方法是:
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潔爾滅徹底清洗15~20分鐘,繼用2%~3%的碘酒或75%的酒精局部消毒;
局部傷口原則上不縫合、不包扎、不涂軟膏、不用粉劑以利傷口排毒,如傷及頭面部,或傷口大且深,傷及大血管需要縫合包扎時,應以不妨礙引流,保證充分沖洗和消毒為前提,做抗血清處理后即可縫合;
可同時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處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對嚴重咬抓傷者應先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進行被動免疫,然后再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一般情況下,在接種疫苗首劑后第7天體內開始產生抗體,第14天體內抗體滴度達到保護性水平。因此,疫苗接種的早期,必須依靠接種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獲得保護性抗體以中和傷口周圍可能存在的病毒。對于咬傷嚴重者,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和疫苗聯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狂犬病的發生。接種狂犬病疫苗必須按時完成全程免疫,否則就無法保證體內產生足夠水平的保護性抗體從而有效預防狂犬病。另外,在注射狂犬病疫苗期間,應避免酗酒、喝濃茶、咖啡;盡量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避免受涼、劇烈運動或過度疲勞,防止感冒。□東方今報記者 董彩紅
下一篇:孩子自閉“四沒有 家長早發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孤獨癥患兒六成父母是“高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