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3月3日是第十二次全國“愛耳日”,今年宣教主題是“康復從發現開始 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新生兒的聽力障礙發生率為 1%。-3%。,我國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兩三萬人。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統計數據為例,去年接收來自全省各地轉送的聽力篩查未通過的病兒1370人次,其中需要佩戴助聽器的316人,另有156例重度以上聽力損失需要依靠人工耳蝸才能挽救聽力。如果這些嬰幼兒沒有及時發現并接受治療,那么他們長大后就會變成聾啞人———因為他們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三次檢查能及時發現寶寶聽力異常
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新生寶寶對聲音天生會有反應,電話鈴聲響起來,寶寶的眼珠子會追隨聲音的方向轉動;大人說話或電視里有聲音,寶寶的頭會向聲源方向轉過去。但如果寶寶明明醒著,卻對外界的聲音一點反應也沒有,那你就要注意了,也許你的小寶寶聽力有問題。
廣東優生優育協會新生兒聽力篩查專業委員會主委、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治中心主任醫師麥飛介紹,目前用儀器可以簡單地查出寶寶聽力有沒有問題:在寶寶出生后2-7天由護士將篩查儀器放在他的耳里,很快就能得出結果;如果發現不能通過檢查,那就耐心等到寶寶42天大時再進行一次,叫復篩;萬一復篩你的寶寶還不通過,就要在他3個月大以內進行聽力學的檢查診斷了,以免有問題漏診。
為何一出生就要重視聽力檢查?
聽力損害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據專家介紹,聽覺系統的正常發育,取決于1歲以內這段敏感時期聲音的足夠刺激(包括足夠的強度和時間),以及小兒對其聽覺和語言中樞系統的應用。寶寶聽外界聲音的能力減退或喪失,獲得語言的能力也會隨之減退或喪失,因而不能與別人進行語言交流,最終只能成為聾啞人。一旦發現嬰幼兒有聽力損傷,三個月開始是最佳治療時機,拖得越遲,效果越不理想。遺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發現孩子有聽力語言障礙問題一般是在小孩2-3歲,這時才開展語言聽力康復治療,康復的機會很小,極可能發展為終身殘疾。文/余燕紅
受訪專家 /廣東優生優育協會新生兒聽力篩查專業委員會主委、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治中心主任醫師 麥飛
下一篇:新生兒臍帶護理三原則五細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寶寶護理的10大禁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