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完孩子后,新媽媽不僅生理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心態上也開始發生了微妙變化。懷孕期,準媽媽一直享受著多方面的照顧,在產后難免引起心理落差,而導致情緒波動。所以很多新媽媽產后的脾氣變大,動不動就怒火中燒。會感覺家人不如以前關心自己,而同事也對自己不再體貼了,再加上工作中的壓力和變化等,都會使新媽媽心理上產生不適。
產后郁悶
產后有半數的媽媽在一段時間經歷了輕度的憂郁情緒,稱為 產后郁悶,它不像產后抑郁癥那么嚴重,可能只持續幾小時或幾天,然后就消失了。
經歷了分娩的疼痛,大多數新媽媽產后均感到很委屈,易哭泣,我們把從開始分娩至產后第7天出現過的哭泣或憂郁狀態,均歸之為產后郁悶。當產后媽媽患了產后郁悶時,會感覺非常情緒 化,容易難過,并且會沒有理由地哭泣,她們可能發現自己是不 可能快樂起來的。有些媽媽覺得非常焦慮和緊張,小小的問題常會讓郁悶的媽媽非常煩惱、不知所措。有些產后媽媽會合并非醫療因素所產生的疼痛,或是有的覺得自己生病了,但卻沒有任何特別的癥狀。大部分患有產后郁悶的媽媽感覺大多時候她們都非 常的疲備和昏睡,也時常有睡眠困難的問題。
導致產后郁悶的因素
生理因素
產后由于體內的黃體激素和雌激素因妊娠的結束而驟減,可能對你的情緒、心理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產后媽媽的激素有非常快速的改變。有些激素是懷孕所需要的,產后便急速下降;有些激素是因為開始泌乳而升高的。這些快速的改變可能引發郁悶。
生理因素
由于很多媽媽對于產后極度的疲備沒有心理準備,而這些疲備通常是由于多種因素所造成的。
很多媽媽對于預期的分娩一直有些憂郁,加上分娩時身體的用力過度也會讓媽媽感到耗竭。因此,安靜和休息在產后非常重要,然而只有少數的媽媽能夠享有其中之一。因為她們必須忙于 滿足嬰兒的需要,或者她們有空休息時又被醫院、家里太多的訪客打擾。這些均可導致新媽媽流淚,但這種流淚是無聲的哭泣, 而非放聲大哭。
嬰兒有一點兒健康上的問題也往往讓新媽媽的措手不及產生 郁悶情緒,例如:在出生幾天內的黃疸或喂食困難;這些是嬰兒常見的問題,卻引起媽媽很大的焦慮。其實,新生兒黃疸、生男 或生女都是十分正常的,至于沒有育兒經驗,也可以通過請教專家來解決。新媽媽自己根本用不著擔心。隨著嬰兒的成長,問題便會逐漸平息。
這些癥狀大多數在新媽媽在產后1周內發生,病程短暫,一般愈后良好,但有的可發展為產后抑郁。因此要做好新媽媽早期的心理調適工作,家屬應了解新媽媽產褥期感情很脆弱,易受傷害 這一特點,故應給予足夠的理解、關心、體貼和照顧。
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癥是指女性在產后3~4天內,出現流淚、不安、傷感、心情抑郁、集中力低下、健忘等癥狀。一般具有暫時性,大多都會在1~2天內恢復。雖然程度或癥狀有差別,但經歷過產后 抑郁癥的女性非常多。有的癥狀很輕微,甚至未察覺到就在短時間內結束了,據統計可占新媽媽的80%。 對大多數人來說產后抑郁癥只是一時的癥狀,不必治療。但其中也有再次發作的可能,持續1~2年,發展為抑郁癥的。
如果你正在經歷憂郁,你會不為明顯理由、悲傷和焦慮而常常哭泣。這種癥狀開始于產后第一周(1~4天)。盡管這個經歷不愉快,這種癥狀通常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兩周內減緩下來。你所做的一切是放心幫助照料嬰兒和家務雜事。產后抑郁是比產后郁悶更嚴重的癥狀,在10個新媽媽中大約有一個受其影響。癥狀是心情惡劣,疲倦,伴有頭痛和全身疼痛。生活中的一些很平常的事都會越來越覺得受不了,悲傷流淚,無心打扮,不思飲食,甚至連孩子也不想照顧。嚴重者可能自殺,當然也有相當多的人會自愈。
導致產后郁悶的因素
產后郁悶的原因,一般認為可能過去就曾因心理素質較差,加上長時間對妊娠、分娩、育兒的不安,積累成精神壓力。另外,妊娠、分娩引起內分泌急劇變化,以及分娩帶來的不安和體力消耗,使身心暫時無法承受。下面是一些具體的分析:
內分泌變化的影響
妊娠后期,孕媽媽體內雌激素黃體酮、皮質激素、甲狀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孕媽媽會產生幸福愉悅的感覺,但是孩子出生后,這些激素迅速下降,造成體內內分泌發生變化,從而產生抑郁癥狀。
媽媽或寶寶生病
研究表明,疾病導致的極度緊張也會誘發抑郁癥。早產、產褥期的疾病或并發癥給媽媽帶來極大壓力,容易誘發產后抑郁。
她們一方面擔心早產寶寶今后的健康問題,另一方面自己心理上也沒有完全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年輕母親的情緒充滿著沮喪和焦慮,她們睡眠很差,清晨又感到疲乏無力。嬰兒成了她們牽腸掛肚的無盡頭的根源,哪怕是孩子極輕微的不適都會引起她們最嚴重的恐懼。她們感到不能勝任母親這一角色,缺乏安全感,指責自己的種種不是,經常失去控制而哭泣不止。她們常常滋生有關小寶寶的消極情緒,這反過來又加劇了自己的內疚感。
家人的壓力
懷孕和分娩不僅給女性帶來顯著的生理性變化,也給她們帶來心理上的變化。丈夫或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性別不滿意,以及丈夫的不良表現容易給媽媽的情緒帶來壓力和委屈。
睡眠不佳
很多媽媽無論白天、晚上都是自己帶孩子,容易產生委屈、煩躁、易怒的情緒,甚至在繁忙的夜晚和寂寞的清晨,產生對丈夫和無辜寶寶的怨恨。
有醫學專家表示,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有些女性出現的抑郁癥狀,可能只是缺乏睡眠而已。專家們調查了740名母親,她們的孩子6~12個月。他們發現,當孩子形成規律睡眠后,這些母親的抑郁癥狀明顯緩解了。
產前遺留的問題
有些媽媽產前就曾患抑郁癥,這樣的媽媽容易在產后復發抑郁。還有的媽媽對是否要小孩的問題十分矛盾,或因某些家庭或社會壓力才要的小孩,這樣的媽媽在產后更易心理失衡。
新媽媽在分娩之后到產后1年其大腦將遭受諸多因素的沖擊,包括激素波動、心理影響和分娩結局,以產后3月最為明顯,這一時期為特殊易感期。在生命中的各個時期,從來都沒有像產后這
一段時間那樣能夠將如此多的危險因子集中在一起,因此在這一期間各種業已存在的情緒問題出現復發或加重的現象不足為奇。
出現下列癥狀需及時就醫,在產科大夫、精神科大夫的幫助下診斷,如“情緒緊張”、“在掙扎中生活”、“感到悲傷難過”、“陷入昏暗之中”、“生活中布滿陰云”、“筋疲力盡”、“感覺麻木不仁”或“過度敏感”、“食欲不振”、“性欲下降”、“難以入眠”等。
產褥期精神病
產褥期精神病是圍產期的常見疾病,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該病還有上升的趨勢。
產褥期精神病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類似躁狂、抑郁、精神分裂癥、神經病癥等癥狀都可以出現,但不管是何種類型,一般都具有突然發病性,癥狀以意識障礙和幻覺為主,而且病情有多變的特點,也往往因此而致使家屬毫無覺察,以致發生難以預料的意外事件。這是產后抑郁最嚴重的情形,1000個新媽媽中僅有1個患這種癥狀。這種癥狀一般產后很快發生且十分嚴重,持續數周到幾個月。癥狀包括非常興奮、混亂、感到絕望和羞恥、失眠、偏執狂、錯覺或幻覺、極度活躍、說話迅速或狂躁。產后精神病需要立即藥物治療,因為有增加自殺和傷害嬰兒的危險。
分娩褥期精神病的原因
體內激素的變化
女性妊娠時,體內孕激素、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都大量增加,使整個機體都處于應激狀態。一旦分娩后,皮質激素、性激素的分泌迅速減少,逐漸恢復到妊娠前的水平,而催乳素的分泌量此時則急劇增加,這些變化必然影響到神經系統功能的穩定性。
分娩時額創傷
分娩時的產道創傷,引起感染發熱而影響大腦功能。
角色適應的困難
從孕婦角色轉換為媽媽角色后,一時難以適應,或是因胎 兒性別不理想等原因導致家庭人際關系失調而產生過大的心理壓 力。對于新媽媽來說,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快樂和興奮。沒有哪個 新媽媽能完全兼顧繁重的工作和照顧嬰兒。孩子出生后一段時 間,常處于充滿興奮狀態,但接下來可能是失望,然后便是感覺 到無法勝任作為母親必須完成的挑戰。
小貼士
在產后精神病癥狀中,通常要增加藥物來治療精神病。住醫院治療常常也有必要。若是母乳喂養,不要吃抑郁、焦慮或精神上的藥物。
下一篇:拒絕產后抑郁,做個快樂媽媽(圖)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以快樂心情迎接分娩可預防抑郁癥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