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妊娠期一旦得了腎盂腎炎,必須用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當然,也應警惕對孕婦與胎兒有害的藥物。理想的藥物要求安全而有效。有些藥物對孕婦有利而對胎兒有可能不利,但為了孕婦的治療急需,應權衡利弊酌情使用,可采用較小的有效劑量與較短的有效療程。對此,病人必須跟醫生充分合作,并應互相理解。
在有條件的醫院,用藥前孕婦必須做尿液細菌培養、菌落計數及藥物敏感試驗。
按傳統的標準,每毫升尿液菌落數達到10萬才可診斷尿路感染,目前則認為有癥狀的患者如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1萬,且是單一菌種;或出現膀胱刺激癥狀且菌落計數>1千,也可考慮診斷尿路感染。
醫藥界對孕期尿路感染的藥物選擇有如下見解:
氨基糖甙類:常用的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可損害胎兒的聽神經而引起先天性耳聾,故不宜使用。
復方新諾明:在妊娠16周以前使用可能致畸胎;在產前2周使用可能引起新生兒“核黃疸”,故只適用于妊娠中期。
呋喃坦啶:一般可以使用。對個別人可引起溶血性貧血。
氨芐青霉素:對青霉素不過敏的病人,可以放心使用。
頭孢菌素類:可以使用。第一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拉定)療效較差;第二代頭孢菌素對尿路感染的療效甚好,但對青霉素過敏者要慎用。
喹諾酮類:目前使用的第三代喹諾酮藥有氟哌酸、氟嗪酸、環丙氟哌酸和左氧氟沙星等。喹諾酮類口服使用很方便,對尿路感染的療效甚佳。由于早年以氟哌酸做動物試驗,發現其可引起幼犬和胎鼠的軟骨損害,故認為孕婦及兒童不宜使用。但另據近年來在國內外做的動物試驗發現,試驗動物的胚胎無異常。分析原因是早年用氟哌酸做動物試驗時采用了“超劑量”。另據國內的資料,接受氟哌酸治療的患兒,在治療期和治療后,并沒有不良反應,許多患者在用藥后長期隨訪至15歲,對長骨進行X線攝片,也沒有軟骨損害的證據,故許多學者認為,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來說,如果劑量合適,使用還是安全的。
下一篇:孕期應為母乳喂養做哪些準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懶月”一定生女孩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