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婦女在懷孕期間,由于機體出現了許多變化,從而導致出現許多口腔問題,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對寶寶的口腔健康產生影響。
-懷孕期間預防齲病發生
陜西醫學會口腔分會委員、副教授黃瑞哲告訴記者,婦女在懷孕初期,常因身體的變化感覺疲倦而不愿意進行口腔衛生保健。孕期口
咽部的敏感性增加,有時一刷牙就會嘔吐,很容易放棄刷牙,導致食物殘渣滯留在口中,加上有些孕婦喜歡吃酸性食物,使唾液的PH值改變,造成孕婦牙齒脫鈣,形成齲齒。同時,在懷孕期間由于需要大量能量,孕婦進食次數明顯增加,大量的食物殘渣將成為細菌繁殖的最佳場所,促使齲病發生。
孕期,性激素水平發生改變,使牙齦中微小血管叢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表現為牙齦較易出血。如果口腔衛生不好,有大量的菌斑和軟垢、牙石堆積,就會形成“妊娠期牙齦炎”,嚴重者可能形成“妊娠期齦瘤”。
-孕期感染影響胎兒牙胚發育
胎兒的牙胚一般在懷孕的第5周開始發育,在胚胎期,乳牙的全部牙胚已形成并開始鈣化,恒牙的中切牙、側切牙、尖牙、第一磨牙的牙胚也是在胚胎期形成的,孩子出生時,體內已經有了20個乳牙牙胚和15個恒牙牙胚。如果孕婦在妊娠期受到感染、藥物、營養不良等影響,就可能造成牙釉質發育不全、四環素牙、梅毒牙等牙體發育障礙疾病。
-妊中期是治療最佳時間
孕婦在孕期應重視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多補充蛋、肉、鈣、磷、鐵以及維他命A、C、D,以增加牙齒所需的營養成分。堅持認真刷牙,飯后及吃零食后都要漱口。同時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一般宜每隔3個月去一次。
如發現口腔有問題,應選擇適當時機進行治療。孕婦在妊娠期進行口腔治療的最佳時間集中在妊中期(安全期),即懷孕4-6個月。由于孕婦進行口腔治療的安全期非常短,因此孕前應該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及時對齲齒、牙周疾病、殘根殘冠等口腔疾患進行治療,盡可能不要將其帶入妊娠期。已經懷孕的婦女,發現口腔問題應及時就診,并在安全期進行治療。 本報記者 孫建奎 采寫
下一篇:孕婦體重增加過多引并發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動讓孕婦和胎兒都獲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