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胎盤早期剝離
好發時期
常見于妊娠20周以后,不過大多發生于在妊娠30周以后。隨著子宮變大,壓力增加,加上后期合并癥,漸漸產生而造成。
成因
懷孕中,胎盤與子宮分開便稱為“胎盤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指的是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的現象。
胎盤剝離原因不明,懷疑與下列因素有關:
1 準媽媽本身有疾病
準媽媽本身有高血壓,造成胎盤動脈血管病變、動脈痙攣、胎盤缺血及剝離等情形。
2 準媽媽本身體質有關
準媽媽的胎盤結構有問題。
3 遭遇意外撞擊
因撞傷,腹部直接遭受撞擊,造成胎盤剝離。
4 抽煙
抽煙、吸食古柯堿癮等原因。
5 臍帶問題
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
據統計,如果第一胎有胎盤早期剝離的情形,下一胎也有的幾率會比其他孕婦要高2~10倍。
癥狀
1 出血
在分娩前,子宮產生出血現象,有時會合并腹部疼痛,產生子宮收縮情形。少數子宮不會出血,主要積血在子宮內,稱為隱性出血。一般來說,向陰道外流的血液只有極少部分,有時甚至不向外流,大量出血時,才會有外流情形。
2痛感
壓子宮時,會有痛楚感。
3 血腫塊
經超聲波檢查,胎盤有血腫塊。
4 胎兒心跳速率下降
胎心音檢查,胎兒心跳速率有下降情形。
5 腹部疼痛
有時腹部疼痛會有比較尖銳的感覺,不過大部分是持續且收縮的疼痛感。
準媽媽的應變方式:
發現上述情形需立刻就醫。
就醫時的處理方式:
1 視出血量予以診治
2 超聲波檢查
☆ 看有無胎盤剝離,血塊及血水積壓情形。
☆ 觀察胎兒狀況、檢查其心跳聲。
☆ 看子宮收縮情形。
3 驗血
檢查是否有貧血、血液凝固情形及是否有凝血病變。
4 視狀況而定
如果準媽媽狀況穩定且良好,住院觀察即可,若情形不穩定且嚴重,或胎兒心跳不穩則需剖腹生產。
診療室
如何預防胎盤早期剝離
1 定期產檢
2 注意血壓(懷孕時血壓應小于140-90mmhg)
3 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
4 不抽煙
下一篇:孕期太胖可致胎死腹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該如何獲得“性”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