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男生女都一樣”的口號喊了很多年,男女平等的觀念也逐漸被更多人接受。然而,男性與女性之間畢竟有著不可忽視的差異。這種差異在部分人的眼中被過度放大,進而形成對某種性別的偏愛,甚至演變成孩子還沒出生,家人就急切希望通過各種手段獲知胎兒的性別。
日前,市衛計局官方網站上掛出公告,《惠州市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是2015年6月8日。惠州目前的非醫學胎兒性別鑒定現象如何,醫院又如何處理,市民又有怎樣的看法?記者為此走訪管理部門、醫療機構等了解情況。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通訊員 蘇秉成
“兩非”行為難絕跡去年查處15宗今年發現4宗
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又被簡稱為“兩非”行為。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方案,于今年4月至11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兩非”專項行動,為促進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平衡創造條件,以確保完成“十二五”期末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標任務。
惠州目前并無出生人口性別結構的具體數字,但市衛計局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科工作人員向記者坦承:“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多年來,惠州長期開展打擊“兩非”專項整治,但“兩非”行為依舊未能絕跡。2014年,全市立案處理“兩非”行為15宗,并按照相關的衛生、計生法規給予處罰。今年至今已發現4宗,正在處理當中。
讓這一現象持續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懷孕七八周之后,就可以通過采血鑒定胎兒性別,在技術上難度不大,很多私人診所,特別是非法行醫的人員,違規門檻和成本均不高。然而,鑒定性別之后的人工終止妊娠,將在長時期內造成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并帶來諸多社會和經濟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對婚姻性別造成擠壓,配對困難,甚至可能間接使得性犯罪增多。其次,將給人口再生產帶來嚴重障礙,造成人口萎縮。最后,男性勞動力過剩,造成就業性別擠壓加大。
低門檻實施,長時間影響,高難度整治,大概可以被視為“兩非”行為的三個主要特點。據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科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非法選擇性別的代孕或人工輔助生育技術,跨境從事“兩非”違法行為等新現象、新問題開始在惠州出現。與政府打擊相應的,相關違法方法越來越多樣,行動越來越隱蔽,呈現出單線聯系、暗語交流、跨地進行、頻繁換點等新情況,查處難度日益加大。
公立醫院明確說“不”非法行醫為“兩非”提供土壤
記者走訪市區幾家公立醫院,醫生們對“兩非”行為都能嚴格說“不”,市第一婦幼保健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其計劃生育門診等婦科門診均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對孕婦或其家人提出的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都會予以拒絕,并勸解其放棄類似念頭。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不一定是“想要生男孩”的落后觀念導致的。家住惠城區江北的劉先生,就曾試圖對妻子懷孕的胎兒進行性別鑒定,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并希望為迎接孩子出生做更好的準備;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家中老人的要求,在被醫院醫生勸阻后,便放棄了這一念頭,還反過來勸說家中老人放棄偏見。
惠東縣衛計局工作人員劉小姐表示,雖然在縣區,但包括公立醫院和絕大多數個體診所在內的正規醫療機構都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拒絕“兩非”。然而,該縣區的“非法行醫”問題屢禁不止,近年來反復整治,效果顯著,但短時間內還很難杜絕。針對“兩非”行為,早在此次市衛計局征求舉報獎勵方案之前,就實行對舉報予以獎勵的制度。然而,現線索難、調查取證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就在近期,還接到非法行醫人員進行“兩非”行為的舉報,“不時接到對私人診所舉報,這些私人診所警惕性很高,隱蔽性很強,一被舉報就關門,查處困難。特別是要確認對方開展性別鑒定,需要有實質性證據。”劉小姐告訴記者。
正是為了進一步發動群眾舉報“兩非”,市衛計局擬定《獎勵辦法》并公開征求意見。《獎勵辦法》規定,舉報符合條件并經查證屬實的,對舉報者一次性給予5000元人民幣獎勵。
本報發起網絡調查七成網友贊同男女平等
市民對性別鑒定的看法如何,是“生男生女都一樣”還是“生男生女大不同”,對舉報“兩非”又如何看待?日前,《南方日報·惠州觀察》聯合本地論壇發布網絡調查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并非可以簡單地以“支持”或者“反對”作答。
參與網絡調查的網友中,八成以上處于20到40歲的年齡段,70%是“已婚已孕”的過來人。
在參與調查的172人中,贊同“男女平等”的達到77%,占了絕大多數——相對應的,不少網友回帖表示要“順其自然”。但是,對“兩非”行為持堅決抵制態度的只有35%,認為其屬于“個人自由”的占到一半以上。令人擔憂的是,87%的網友表示,日常接觸的親朋好友中有人準備對胎兒進行“兩非”行為,更有23%的人表示很多人有此想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發現的“兩非”行為,僅有1%的人會選擇直接舉報,26%的人會選擇盡力勸阻,“不作為”和“看情況”分別占參與調查網友的三分之一。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在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原因中,四成以上的網友認為是迫于家庭成員壓力,略高于自身重男輕女觀念的比例。網友“芽蟲”表示:“我們是不在意,但是公公婆婆在意,他們給的壓力才恐怖。”
“兩非”舉報要滿足的N個條件
■知多D
《獎勵辦法》規定的舉報對象包括:全市范圍內的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各類非法行醫機構或個人。舉報的方式有來訪、來函、電話、傳真等。
《獎勵辦法》規定的舉報事項有:利用超聲技術、染色體檢測、采血或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實施手術或使用藥物為孕婦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無緊急情況及醫學需要,對未取得縣級以上主管部門終止妊娠手術證明的妊娠14周以上且年滿20周歲以上的婦女(境外人士除外)終止妊娠。
《獎勵辦法》規定,對舉報者一次性給予5000元人民幣獎勵的舉報,需符合條件有:舉報的“兩非”行為發生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有明確、具體的舉報事項和舉報對象;舉報人提供的線索未事先被主管部門掌握;舉報人實名舉報,并如實提供本人的姓名、證件號碼和聯系方式;舉報情節經查證屬實。
此外,該《獎勵辦法》目前尚在征求意見階段,實際舉報方式等以正式發布后的版本為準。
重金獎勵舉報不如營造性別公平環境
惠東等縣區已經進行的有獎舉報,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除了調查取證難之外,從網絡調查中不難窺見,就實際情況來看,本身就有著重男輕女偏見,認為性別鑒定屬于家庭事務的“個人自由”,礙于傳統中式人情不肯撕破臉“舉報”等諸種觀念上的問題,或許才是“兩非”行為整治查處困難的更重要原因。
在房價高漲的時期,由于一般習俗偏向于男方提供住房,沉重的經濟壓力讓不少人戲稱“男孩是建設銀行,女孩是招商銀行”。姑且不論其中蘊含的對男女不同經濟地位的偏見,社會、經濟環境對思想觀念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當男廁門口“門可羅雀”,女廁門口大擺“長蛇陣”,當還有老人由于陳腐觀念要求婚后女性為了照顧家庭必須放棄個人事業,當這個社會在工作機會、升職空間、公共福利等諸多方面還依舊存在著事實上的性別不平等時,男女平等就是一張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
計生工作開展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社會整體還存在很多難題亟待破解的時候,對生活其中的普通人在生育后代這一重大問題上提出較高的標準。單純將這一難題歸于一個管理部門是不公平的,片面將市民的不合作歸咎于思想觀念的落后也是不恰當的。只有在“男女平等”這一基本共識基礎上,通過社會各方面合力,營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實現有差異、有偏重,充分滿足每個人發展自我、實現自我、完成自我的權利,性別鑒定才會與人工終止妊娠割斷本就不該存在的聯系,“兩非”行為也才能最終得以終結。
下一篇:7種孕婦易懷缺陷胎兒 有沒有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缺碘影響寶寶智力,準媽如何補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