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河南省婦幼保健醫院給《鄭州晚報》獨家提供的一組數據表明:在這個醫院出生的多胞胎嬰兒中,多胞胎的單次生育個體總量呈上升趨勢,2005年剛過沒幾天,又有幾對雙胞胎出生或待出生。該院數據顯示,2002年,有雙胞胎40個,三胞胎2個,四胞胎3個;2003年,雙胞胎38個,三胞胎4個,四胞胎1個;2004年,雙胞胎49個,三胞胎5個,四胞胎1個,五胞胎1個。而在1999年,當時全國僅有34個四胞胎家庭。
令人震驚的是,在分析這組數據之后發現,這些多胞胎孕育者大多是家境貧寒的農村人。農村人為什么容易生育多胞胎,在這種現象的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背景和秘密?記者由此展開調查。
多胞胎帶來的后痛
2004年12月,新密農民王瑤在鄭州大學三附院生下五胞胎,國內眾多媒體爭相報道這則“喜事新聞”。但據了解,當孩子的父母得知是孩子五胞胎時,就已皺緊了眉頭。因為這5個孩子都是早產兒,他們只在母體中呆了31周零6天,最小的體重只有1公斤,都存在體重較輕、體溫不穩的情況,一出生便被醫生抱進重癥監護室。而更讓這對父母憂慮的是,這個過程所需的治療費高達10萬元,這對于一個農民家庭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而之前,孩子的父親千方百計籌來的錢連預交費都付不了。
這5個孩子既然生了出來,他們就有權利健康幸福地生活在這個社會里,自然,這種健康幸福的生活需要錢,錢在這時是一個農村家庭不能回避而又心酸沉痛的難題。為什么要生五胞胎?從哪里找來錢?孩子以后的生活和教育怎樣保障?媒體將這一家人的困境公布出來之后,社會掀起了一次捐助的高潮,但這短暫的捐助行為又能幫助這個農村家庭到什么時候?當記者日前再次撥通這位農家的電話,咨詢他們孩子和家庭的狀況時,電話那邊是無言的嘆息:“唉!孩子太多,日子過的太緊巴……”
2004年2月,同是新密的一位農婦艱難產下了已經孕育35周的四胞胎,由于孩子太多,四胞胎中的一個因為發育不全,出生時就已夭折。據媒體報道,這名產婦在懷孕兩個月的時候,發現是四胞胎,家里人聞訊都樂得合不攏嘴,卻沒有料到同時孕育4個孩子給孕婦的身體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隨著胎兒的發育,孕婦活動非常困難,走路的時候必須得用雙手使勁托著肚子,還出現了高血壓、貧血等癥狀,胎兒在宮內也出現缺氧,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脅。于是,從2003年12月31日,孕婦就住進了省婦幼保健院,直到剖腹產出孩子為止。
在此期間,這個農村家庭所要擔負的醫藥費、治療費也以上10萬元計,家中也是四處籌錢救急,但這個急救過后,接下來的日子從哪里找錢救孩子生存和受教育之急?在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下,這一切自然得由這個家庭承擔,那么這個家庭就會因為這些孩子越來越貧窮。
時間再追溯到1999年末,新密農村一位33歲的農婦產下四胞胎,這是新密農村的第一例四胞胎。當時,這位高危產婦屬臀位難產,4個嬰兒均屬早產兒,體重輕,又不同程度地患有皮膚硬腫癥等疾病。從孩子離開醫院為止,僅醫療費就達8萬元之巨。而這個家庭當時只能拿出4200元,當時這位四胞胎的父親憂慮地嘆息:“孩子這么小,家里就快緊張得揭不開鍋了;孩子長大了,要上學要找工作要成家,不知到時候該咋辦?!睋敃r媒體報道,全國那時僅有34個四胞胎家庭。
調查中,河南省婦幼保健醫院的一位護士又講述了一個更為悲慘的案例。2002年,河南周口一個鄉鎮中一戶貧窮農戶家中降生了三胞胎。這個護士在他們家里看到,由于沒錢3個孩子就用一個奶瓶輪流喝買來的廉價的“米粉”,喝剩下了的米粉也不舍得倒,等下一頓熱一熱給孩子繼續喝。僅僅過了3個月,3個孩子由于缺乏營養,個子比剛生出來時還小,4個月過完,3個孩子相繼離開人世。在這4個月的過程中,曾有多位熱心家庭要求領養這幾個孩子中的一個,但孩子的父母舍不得,舍不得放棄的結果更悲慘。據了解,這個家庭從此陷入了精神和物質的雙貧困中。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藥物催生使多胞胎越來越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婆懷上多胞胎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