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節對于現代人來說,不僅是傳統節日和長假,更是和親人團聚的時間。許多人為了事業和發展,為了學業而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平時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在這一刻終得釋放,感受到與親人面對面的親切和溫馨。但是團聚的結局未必都是笑容,常常會夾雜著困惑、酸楚、難過和失望。因為忙于工作,忙于學業,親人之間疏于溝通,缺乏交流,更缺乏親情的感染,讓他們彼此變得越來越陌生,尤其是父母和孩子。
“壓歲錢”是每年春節都必不可少的保留內容,是否給、如何給、怎么使用以及數量的水漲船高和攀比,都讓很多家長頗為費神,而孩子們在“壓歲錢”這個問題上表現出的想法,更使父輩們倍感陌生和匪夷所思。強烈的距離感,讓父母不僅自問:對于孩子,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孩子在逐漸長大過程中的變化、疑惑、懵懂、渴望以及他們的所需和所想,我們又知道多少?常常教育孩子要自立、自信,而作為父母又曾用怎樣的方式和機會,去給予孩子自立和自信的機會?了解與溝通是人與人交往相處的基礎,親人也不例外,而對于未成年的孩子,這樣的溝通與了解就更為重要了。
媽媽的信任讓我慎之又慎
小睿 女 初二學生
我生活在單親家庭,媽媽為了我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活條件,早出晚歸,工作非常努力,所以,平時大多時間是我一個人度過的。我盼望節日,媽媽可以陪在我身邊好幾天。雖然媽媽很努力,也很辛苦,但我們的日子還是過得不富裕。媽媽一直說我是個懂事的孩子,在吃、穿、用方面,我很少去與同學攀比,也不計較。其實,有很多時候,看到別的同學穿戴漂亮衣服、飾品,用最新潮的學習用品和休閑娛樂用品,而我卻什么也沒有,心里還是會感到難過的。我羨慕他們,有時甚至妒忌他們,常常也有情緒,因為經常是一個人在家,所以媽媽根本不知道。好幾次,我已經想好開口索要,但看到媽媽愧疚的眼神和疲憊的身影,實在開不了口。每次媽媽回家,看到我很有規律的生活學習習慣,她都會由衷地夸獎我一句:女兒真乖,媽媽對不起你。這就把我所有的欲念都打消了,因為我不能讓媽媽失望,我應該是個乖孩子。
很多時候,我感到委屈,為了做媽媽的乖孩子,我只能羨慕別人,卻連要求和談論的權利都沒有,我甚至有點怕媽媽叫我乖孩子。但我不能說,因為這樣會讓媽媽難過,會增加她的負擔。為什么現在條件好的同學有那么多,真是搞不懂。雖然做個乖孩子很累,但我還是做了,因為我沒有選擇。我的“壓歲錢”不多,但媽媽都會給我,而且從不限定我的消費內容,只要我喜歡,怎么花都可以。但,當我真的有了錢,卻不舍得買奢侈品,我把這些錢用來訂閱報紙和買課外閱讀書。初中二年級,語文考試很多內容都是課外的,全靠平時閱讀積累。媽媽的信任讓我在用這些錢時,慎之又慎,就怕讓她失望,而我的行為也讓媽媽感到欣慰??陀^地說,做個乖孩子不輕松,但我還是樂意做,為了媽媽。
意外驚喜,媽媽才發現我已經長大
劉濤 男 初三學生
在媽媽眼里,我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沒少讓父母操心。其實很多時候,我覺得操心是父母自找的,雖然我的成績并不理想,也沒像其他同學那樣有一技之長,偶爾還會和同班同學打打小架,發生些小磨擦,但這都是我無法控制的。父母經常會因為我的事而吵架,每當這時,我也會難過,覺得對不起他們。有些時候,我也很希望考出好成績讓他們高興。只是,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怎么努力,成績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也就無法讓他們開心了。我爸爸工作很忙,也很能賺錢,照顧我的主要是媽媽。其實我心里非常愛媽媽,她一旦有什么不舒服,我比誰都著急,但每次當我想表達我的感情和對媽媽的關心時,都會被媽媽怪異的眼光和不屑的口吻給阻止。媽媽一直說,我這樣的兒子只會讓她操心,根本無法依靠。她的話讓我很傷心,但我從來不表示,有時還會故意裝出滿不在乎的表情,媽媽看了,更堅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有一點我很幸運,就是每年的“壓歲錢”我都能全額拿到,媽媽從來不會找理由來扣壓。所以,有這些“壓歲錢”墊底,我的小日子過得還是蠻富裕的。雖然媽始終把我當長不大的孩子看,但無論她怎么看,我終究是在一天天長大,我知道珍惜,懂得關心,只是沒有表達的機會。新年已過,這次我不再隱瞞,決心用行動讓媽媽感受到我的懂事。
今年我仍然得到了豐厚的紅包,我用這錢做了兩件事:給媽媽買了一件我認為很漂亮很適合她穿的衣服,還給外婆買了一盒補品。當我把這禮物送給媽媽時,她依然沒說句好聽的,還是責怪我亂花錢。但事后,我知道,媽媽拿著這件衣服哭了。她告訴爸爸,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媽媽還跟爸爸說:雖然我們朝夕相處,卻不知道孩子的變化,也不了解孩子的內心,常聽人說,孩子的長大是突然間的,看來這話不錯。
給我“壓歲錢”也給我支配權
佳穎 女 高一學生
作為高中生的我,已經不習慣別人把我當小孩看待,尤其是對來自父母的各種“命令”和那種管頭管腳的不信任,非常抵觸。如今過年,我們雖然不如父母所描述的他們孩提時對過年的渴望和憧憬,但終究還是個大節,內心依然有快樂和興奮在涌動,尤其是對“壓歲錢”的期盼,更讓我翹首期待。可誰知,滿心的歡喜,卻在拿到“壓歲錢”后的第三天蕩然無存。
也不知道是我家哪個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壓歲錢”必須在大年初三后才可動用。初三一早,媽媽就來到我床邊,趁我還在半夢半醒的時候,把我枕下的紅包抽走了。吃過早飯,媽媽從厚厚的紅包里抽出兩張給我,看著媽媽的表情,我呼地站了起來,轉身進自己的房間,然后重重地關上房門。反正聽長輩們說過,過年父母是不能罵孩子的,今天我豁出去了。果然,媽媽沒像平時那樣扯著嗓子教訓。吃過午飯,我約了同學,出門時,爸爸悄悄地塞給我兩百元。
其實,這樣做并不是我不懂事,我也知道媽媽怕我亂花錢,或許我們這個年紀對于消費確實有些盲目和計劃不周,但如果沒有這些年的盲目和不周,又怎么會有以后的計劃和針對性呢?高一是個尷尬的年齡,我們都覺得自己進入高中就是大人了,父母應該給予我們應有的自由和空間,與我們的交談也不能再是大人對孩子的訓斥,更不能是武斷的“命令”,我們更需要的是平等的溝通和交流?;蛟S,我們的自信和所謂的自立,最初應該是家長給予的。就像“壓歲錢”,既然已經給我了,就應該讓我自己來支配,這也是對我的一種尊重??紤]到年齡和經驗不足,父母可以給我們一些好的建議,或在了解了我的用途后,阻止一些他們認為不恰當的項目,而不是專橫地沒收或象征性地給些小錢打發我。
應該說,我對“壓歲錢”早就有自己的使用計劃。首先,節日中的同學聚會,我們約好了一起去K歌,并小撮一頓,雖然是AA制,但口袋里也不能缺錢呀。其次,我喜歡逛街,尤其是一些個性小店,價廉物美,很適合我們這些學生的消費水平和喜好。新學期,總要有些新氣象,學習用品、衣著、小掛件和小飾品一個不能少。媽媽的這種做法,把我的計劃全打亂了,尤其是她的態度,讓我覺得,我始終是個需要管束、長不大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連這點信任都沒有,又怎么能要求我們自信和自立呢?
下一篇:模仿2歲前的必修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育兒錦囊:哼哼唱唱學說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