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8) 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競爭力。從小就被教導如何解決問題的孩子與那些從小就常受懲罰的孩子看待問題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他們不會去指責別人,想用什么辦法去懲罰別人,而是會積極地幫助別人,解決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9) 更容易養育。懲罰和賄賂需要家長絕對的堅持,但是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可能絕對堅持。
孩子們為什么會有不良的行為
行為是一種溝通手段?!安涣夹袨椤笔且环N錯誤的溝通手段。那么孩子到底想告訴你什么呢?當孩子們不知道怎樣用大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告訴你時,就會采用大人不能夠接受的方式。
仔細閱讀下面的清單,和一個能給你提供客觀建議的朋友一起,誠實地問自己,自己的孩子到底有沒有以下的這些問題。管教的方法用斜體寫在后面。
普通的需求
饑餓、營養不良或食物過敏:太多糖分、食物色素、過敏源或咖啡因?改變食譜。
疲憊:睡眠不足常發脾氣。提供充足的睡眠。
無聊:孩子可能需要適合他年齡的活動來促進他大腦的發育。改變環境。
過分活躍:你是否為孩子提供了足夠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去玩耍、去瘋跑、去發泄能量?孩子天生就很活躍,需要至少每兩個小時去釋放自己的精力。改變環境。
不相符的學習類型:孩子對家里的一切沒有太好的反應。提供信息。
發育的需要:正常和混亂的情緒一起。需要學習兒童發展學。
需要更多的社交活動:外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交活動。改變環境。
需要更少的社交活動:內向的孩子需要更少的時間和朋友在一起,更多的時間單獨相處。改變環境。
青春期荷爾蒙的改變:孩子會變得更情緒化、更壞脾氣。積極的傾聽、以“我”開頭的陳述,解決問題。不要認為孩子是在針對你。
情緒反常:每個人都有情緒反常的日子—成年人、小孩、每個人,總是會有那么幾天。欣然接受。
過度刺激:同時有太多事情要做。改變環境。
觀看太多的暴力畫面:在沒有成人干涉和討論的情況下從電視、電玩和電腦上看到太多的暴力畫面。改變環境。
日程太滿:時間都被占滿了,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自己支配。小孩子的反應可能是鬧脾氣,出現睡眠及飲食問題。大一點兒的孩子會脾氣不好、成績下降或是睡眠減少。改變環境。
不切實際的期望:對孩子的期望是不是超過了他們的年齡或發展水平?孩子是不是還沒有能力去理解?記住,孩子都是很自我的(到了5歲才能開始欣賞別人的感受),缺乏邏輯的(到了7歲才能開始邏輯思維),霸道的(4歲之前很難自控)。學習兒童發展學。
家庭規則沒有被遵守:孩子不明白這些規則,或者看到別人不用遵守這些規則。解決問題。
關注的需求
沒有得到足夠的積極關注:家里是否有太多關于愛和關注的競爭?孩子是得到了負面的關注,還是完全沒有得到關注?每個人都有要得到關注的強烈需求,孩子們總是想盡辦法得到家人的回應,哪怕這種回應會傷害到他。如果可以,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百分之百的關注,那些在家里沒有得到關注的孩子,就會在學校老師那里去尋求關注,關注和認可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要?!芭?,他這樣做就是想讓大家注意他!”與其這樣說,還不如做出來更為實際。給孩子關注。
權力的需求
感覺被忽視:憤怒、不安、害怕、悲傷、極度、迷惑等情緒不能直接發泄出來,所以只好通過打架、咒罵、頂嘴等不良行為來發泄。積極的傾聽和解決問題。
沒有堅守自己的“不”:我的孩子明白我說“不”的含義嗎?示范,堅定自己的“不”。
規則太死板:你的規則是否太死板,使得孩子都很反叛?給選擇的權力、改變環境、解決問題。
太多突如其來的變化:孩子是否覺得無法安排自己的生活?改變環境。
對自己生活沒有太多的控制和選擇:孩子年齡越大,選擇的權力也會越大。到孩子9歲時,他應該能對自己的生活做出一半的選擇。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力。
報復的需求
沖突沒有在尊重的前提下解決:沖突會不會因為在沒有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解決而升級呢?積極的傾聽,解決問題。
壓力:家人有沒有因為新孩子的降生、疾病、失業、上癮、離婚、經濟、搬遷、假期或客人來訪而產生壓力呢?即使大人不說出來,或是不承認,孩子都可以感受到大人的壓力,孩子通常會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來表達他從家人那里而來的壓力。積極的傾聽。
缺乏安全感:這也是壓力的形成原因之一。孩子感覺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可能會受到威脅,他就可能用故意的行為來表達。積極的傾聽,解決問題。
缺乏的需求
標簽:孩子可能會自我完成這些預言?!拔腋改赣X得我很懶,所以我就懶吧。”鼓勵、注意孩子的優點,避免貼標簽。
孩子如何尋求歸屬感,如何體現自己的重要性,如何滿足自己的需求,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這些是促使他們產生不良行為的基礎。展示并告訴他們正確的行為,給他們積極的反饋,擁抱他們。
家長需要學會破解密碼!孩子不良的行為告訴我們,孩子有哪些需要和情緒?避免第一時間就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給出反應,事先就應該準備好積極的回應。
打孩子的屁股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就好像打配偶對婚姻的影響一樣。
—喬丹·里克,活動家
家長認為體罰是最后的辦法
當所有尊重孩子的管教方法都用過了,孩子還是不聽話時,有些家長就認為實在是不打不行了,通常有三種情況家長會把這個殺手锏拿出來:
1. 不停地重復錯誤的行為;
2. 故意的挑釁;
3. 為了緊急的危急孩子安全的原因。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下一篇:養育好獨生子女的14條小秘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最忌三“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