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幻想型撒謊幼兒興趣廣泛但不穩定,認知活動和思想發展都不夠成熟,容易將自己想像的世界和實際生活混同起來,說出一些與事實不合的“異想天開”的話來。記得去年初夏的一個休息日我們在看電視,無意中看到內蒙古電視臺播放一個教育訪談節目,內容是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回家后和家長說在幼兒園時老師讓他喝尿,家長聽后勃然大怒,就向教育局投訴,并向當地新聞媒體反映,新聞媒體就給報了。在當地鬧得沸沸揚揚。
另外,孩子因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往往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與理解,這就容易導致說話與事實不相符。如一父親讓兒子去看爐上的水開了沒有。兒子跑去一看,聽見水正“呼呼”地響,就回來報告說:“水開了”。哪知父親過去一看水并沒有開,于是生氣地訓斥兒子:“你怎么騙我?水根本沒開!”實際上孩子并非有意撒謊,而是由于不知道“開水不響,響水不開”的常識導致判斷上的失誤。
對于此類謊言,父母不必擔心,因為它只是兒童身心發展到某一特定階段的不成熟的產物,純屬無意撒謊。當發現孩子所說的話與事實不相符時,我們不能急躁,更不能斷然認定孩子在撒謊,而要通過分析了解,把兒童的無意撒謊與有意撒謊區別開來,采用引導談話法,幫助兒童從虛幻的世界里走出來。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兒童細心觀察,準確表達的能力,教育兒童在記憶和表達客觀事物時,不隨意添上自己的主觀想象。
鏡像:
那天我接女兒從幼兒園回家,在路上和往常一樣,問她在幼兒園里有什么高興事和不愉快事,她悲戚戚地說:“鄧惠這幾天總欺負我”。我感到吃驚,問:“你們不是最好的朋友嗎?她怎么欺負你了?”“她說她不喜歡我,不和我玩,還用拳頭打我。”我當時信以為真,對她說:“不要緊,明天爸爸和老師說,讓她不再欺負你,還做你的好朋友。”第二天,我和老師說此事,不料老師講,鄧惠已半個多月沒來了,回南方老家了,弄得我哭笑不得。要知道,我女兒是一個從來不說謊話的孩子。我雖然看過一點兒童心理學的書,但沒看到過研究兒童這種“瞪著眼睛說瞎話”的內容,不清楚這是兒童的一種什么心理現象。我的非專業的解釋是,對于4、5的兒童,對周圍的世界已有了初步認識,可以和大人進行較正確的語言交流,想象力也有了很大發展,在大人心里,孩子已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他們的話是可信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確實如此。但大人一般忽略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時對存在頭腦里的記憶表象不是非常確定,有時他們會把想象的東西當成自己經歷的事情,可能有時會相反。這在我女兒身上也發生過。但這絕不是孩子撒謊,應是他們大腦的發育、認知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的原因吧。我的觀察是,等兒童到了6歲,就不會發生這種現象了。
下一篇:你能聽懂孩子的語言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正確對待孩子的“性游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