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獨生子女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獨生子女問題受到社會和家庭的重視。有的孩子,當爺爺奶奶吃了他喜歡吃的東西,他便 舉手打人,大喊大叫,“把我的吐出來”,非常霸道。這些不良行為是后天習得的,與家庭教育有關。
① 與家長的教育有關
比如有的家長買回東西,看見孩子說:“寶寶,我給你買好吃的了。”這個“給你 買”的概念一旦形成,買來的東西在孩子看來就是自己的了,別人無權享用,時間長了就養成了獨占行為。
② 與家長的行為有關
兩三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經常模仿大人做些事情。因此,成人對孩子的態度以及成人自身的行為也有一定的影響。有的家庭比較強調秩序,嚴格區分家人的私有物品,嚴格區 分孩子的日用品,不允許別人使用;還有的父母自己就不愿與別人分享,這些做法都可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強化孩子“我的”概念,認為“我的”東西只能我來支配我來用,不愿與別人分享,慢慢養成了獨占行為。
③ 與家庭成員結構有關
現在的家庭中大部分是一個孩子,一家三口人,或是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孩子從小沒有兄弟姐妹和他分享東西,如買來的玩具,吃的東西都是他的,加上祖輩對孩子的溺愛和遷就,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獨占行為。
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與家人、與別人分享的觀念,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孩子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其他小朋友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另外,吃東西時可讓孩子把好吃的東西首先拿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然后是自己;把大的分給 別人,小的留給自己等,讓孩子懂得共同分享、禮讓別人,防止孩子養成自己優先、自己獨占的習慣。
下一篇:寶寶“戀物”是病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