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兩歲就喜歡學說英語,會加減法口訣,我的孩子是天才嗎?”日前,廣州媽媽網上一個帖子引起了媽媽網友對“天才兒童”的熱烈討論。“天才是否從小就需要訓練?”“認知能力成熟程度超過同齡的孩子,怎么教育才合適?”媽媽們很疑惑。
家長反映:兩歲小孩認得100個漢字
“有一次他忘記怎么說100(one hundred)的英語,居然說‘ten ten(十個十)’!也就是說,他連乘法的概念都有了?身邊所有的人都說我這個孩子要好好培養,可我該怎么做呢?”家住海珠區的廣州市民蘇女士的兒子軒軒雖然只有兩歲十個月,但已經在小區里小有名氣,被街坊親切地稱為“小神童”。
蘇女士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軒軒的外婆從孩子幾個月開始就給他看一些有字的圖書,邊看邊講。“目前,兒子不僅認識了100多個漢字,還學會了不少英語單詞,除了簡單的水果、顏色外,連一月到十二月等較難的英文單詞也會用。現在,外婆在教他數學,訓練他口算簡單的加減法。”
“可能是學會了很多東西,他覺得比較自信吧。走在街上,看到認識的漢字或英文單詞,他都會高興地大叫著讀出來。每天晚上睡前,他也總是吵著要外婆再教他認字學習。”蘇女士說,孩子的外婆甚至建議,給孩子報一個識字班或英語班,讓孩子接受老師系統正規的教育培訓。
看到孩子越學越感興趣,蘇女士沒有制止外婆教軒軒識文斷字,但心里卻打了個問號。“常在報紙上看到類似的報道,很多上小學的孩子由于超前學習,導致后來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成績反而退步。我很擔心軒軒也會這樣,但若是放任他不管,又怕浪費了他天生的一副好腦筋……”對此,蘇女士很矛盾。
記者調查:幼兒園如今不少“仲永”
“如今幼兒園的孩子,放到仲永時代,恐怕個個都是仲永式的苗子。”走訪中,對于“天才兒童”,各大幼兒園老師紛紛向記者表示如今已“見慣不怪”。
白云區天才幼兒園的羅老師向記者介紹:“以前,寶寶班(3周歲以下的孩子)里,個個安安靜靜、懵懵懂懂的。現在的寶寶班里,寶寶聊起天來真是太熱鬧了!”羅老師說,等到了大班,就更不得了了,全班30多個孩子,大概只有1/3的孩子不認識字,其他的孩子都已經在家長或者校外早教機構的培訓下“被掃盲”了,“拿著報紙一字一句念,有些小朋友已經沒什么問題了。”
但羅老師對這些孩子反而有些擔心:“能‘閱讀’報紙的孩子,很多只是逐行念字而已,對文章說不上有理解,嚴格意義上,不是閱讀。”
相反,羅老師印象比較深的是現在班上一個男孩,下圍棋很不錯,在幼兒園的比賽中拿過第一。還經常會在下棋的時候,舉一反三,那些招數常常連老師都想不到,“說明他一直在獨立思考。”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點學數學學認字,但幼兒園主張讓孩子去玩、去動手,其實只有孩子自己探索出來的道理,才是他們記憶最深刻的知識,也是讓他們最有成就感的。”羅老師說。
專家觀點:
對神童不要給太大壓力
什么是早慧?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曹老師認為,孩子的社會認知和智慧認知都超過同齡人,那可算是早慧,兩者缺一不可。
曹老師舉例:一些大學曾開辦過不少“少年班”,但部分“少年班”的成才率僅為20%。“為什么社會上對大學少年班的質疑那么多,就是因為這當中,有些孩子的社會認知水平,沒有和他的智慧認知齊平。”聰明的孩子,經過早教的介入,確實可以在10歲到15歲間學會成人的知識,但如果忽略社會認知的教育是不行的,否則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將會遇到很大的障礙。
對此,曹老師給家長和老師都提出了要求。“家長引導要適應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壓制他,給他輕松的環境;給孩子展現自己的機會。要肯定他,鼓勵他;提供可以讓孩子發揮能力的環境。好的老師也很重要,好的老師就是要會引導孩子更好地學習。”
“我們不要對神童抱太多的希望,一切都還要看他的努力。也不能給他施加太大的壓力,壓力過大,對他也是一種傷害,需要循序漸進地引導。”曹老師說。
下一篇:密謀孩子三歲開始分床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530個月齡幼兒的運動培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