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午睡起床時,小螃蟹撅著屁股懶懶地趴著不愿起來。看見姐姐馬上要來疊被子了,螃蟹坐了起來,慢悠悠地對姐姐說:“我不用你疊我的,我自己疊。”并且,他自信滿滿:“姐姐,我疊被子可棒了!”于是,姐姐問:“那你是怎么疊被子的呀?”螃蟹答到:“我是這樣疊的……”說著,他立即動手,將被子卷起一小段,然后趴在上面一動不動。姐姐好奇地問:“你在干嗎呢?”螃蟹回答:“壓一壓。”接著,他繼續卷,再趴在上面“壓一壓”,如此三次,將被子疊得整齊而嚴實。
一旁的棒棒看了,也忍不住要動手自己疊被子,她對姐姐說:“我也會自己疊被子。”于是,她效仿螃蟹的方法,將被子一點一點卷到頭……雖然有點歪,但畢竟是第一次自己動手疊被子,而且完全沒有旁人的指導。
看著自己疊好的被子,兩個小家伙美滋滋的……
幸好,當小螃蟹提出要自己疊被子時,姐姐沒有為了盡快收拾好房間剝奪他自己動手的權利,同時,看到小螃蟹趴在被子上,也沒有想當然地催促他,而是耐心地等待他下一步的行動,這才有了后面的成果。如果姐姐當初急著想要收拾好睡眠室,給了小螃蟹壓力,估計他自己動手的積極性就會被打壓,或者他會跟姐姐對抗,就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后果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心智的成熟,,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本領和技能,對環境做出評估后,覺得自己能夠勝任,內心積聚的能量就會“蠢蠢欲動”,凡事都想親歷親為,甚至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以此來驗證自己有多大能力。當他們發現自己可以勝任一些工作時,內心就會充滿了自豪感與成就感。對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不妨完全交給他來做,讓他們內心日益增長的“能量”得到釋放和爆發的機會。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也能讓他們變得更有自信,更有成就感。若事情比較復雜,孩子仍舊堅持自己來做,我們可以將事情分成幾個步驟,讓他們承擔其中較簡單的部分。無論他們最后能否成功完成任務,我們都要對他們付出的努力給予一些具體的肯定和贊揚。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養成愛動手、勇于面對挫折的良好習慣。(文/林怡)
下一篇:小魔術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3歲決定孩子一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