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人的嗅覺、味覺需不需要訓練,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主張訓練的人會認為,人的嗅覺、味覺訓練雖不及視覺、聽覺訓練那么重要。但是,受沒受過訓練還是有差別的,任由孩子的嗅覺、味覺自我發展,還是會給孩子的未來留下某些隱患的;不主張訓練的人會認為,嗅覺、味覺有什么好訓練的,訓不訓練都一個樣,孩子長大了又不當品酒師、品茶師、調味師、調酒師……訓練那些沒用!
其實,重視孩子的嗅覺、味覺訓練對孩子健康成長還是大有好處的。孩子天生就有嗅覺和味覺,不加訓練也能聞香臭、知苦甜。但是,不加訓練會使孩子的嗅覺、味覺發育不健全——本該嗅出、嘗出的味道卻不能辨別。往輕里說,這會使孩子反應遲鈍、辨別力差,錯失很多享受;往重里說,孩子對隱藏的毒氣、毒物、危險品不敏感、不警覺,不及時回避、逃離,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所以,有無嗅覺、味覺的敏感、警覺,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很重要的。孩子小時候,父母擁有很大的權力,把孩子帶到哪兒玩,玩什么,往往是父母說了算。父母在為孩子選地點的時候,本能地就應該和孩子聞聞這個地方的氣味。孩子喜歡這個地方,父母也覺得這個地方不錯,可以讓孩子在這里多玩玩。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聞到了一股什么怪味,就應帶著孩子迅速離開。
嗅覺訓練的第一要領,就是要讓孩子對毒氣、毒品、危險品、大氣污染、煙味、煳味、怪味……有一種本能的警覺,一旦嗅到什么氣味不對,就應迅速逃離。嗅覺訓練的第二要領,就是要孩子對各種氣味有個簡單的認識、了解和分辨,知道哪些氣味是危險的,哪些氣味對身心健康是有害的,哪些氣味對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對不同的氣味,要有不同的對待。第三,對那些無危害,或危害不大的氣味要有所認識、體驗,通過聞氣味,尋氣味,弄清楚是什么東西發出這氣味。最好是識一物,就對它的顏色、形狀、氣味、質地有一整體的認識。因為孩子需要認識、辨別的東西太多,所以,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不能讓孩子的眼、耳、鼻、喉、舌閑著,應讓孩子該看的看,該聽的聽,該聞的聞,該嘗的嘗,該摸的摸,讓孩子對世間萬物有全方位的認識。
如果孩子的嗅覺很靈,可讓孩子下意識地嗅一嗅周邊人的氣味——就像聽聲一樣,聽一聽聲,就知道是誰發出的聲音;嗅一嗅味,就知是誰的味道。雖然人的鼻子沒有狗的鼻子靈,但是人的鼻子同樣能嗅出很多氣味的細微差別。什么人有什么味道,并不是完全不能感知的。
嗅覺和味覺經常是密不可分的。某些食品,聞著不對,也就沒有嘗的必要了,某些食品,聞著就流口水,當然就想盡快嘗一嘗。為什么美味佳肴需要色香味俱佳呢?原因是色、香、味本身就是一體的:顏色不對,香味就可能不對;香味不對,口感也會不對。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很難見到,什么東西顏色變了、氣味變了,味道還沒變。孩子吃東西前,讓他看看東西的顏色變沒變,聞聞東西的味道變沒變,這兩項都沒變,再讓孩子大膽嘗一嘗,這才比較安全。某些食品,孩子嘗了一口,不想吃了,大人就不要過分勉強。孩子不吃有他不吃的理由,或者氣味不投,或者口味不投,或者生理排斥。孩子對食品敏感一點并不一定就是壞事。
當然,父母也不能完全由著孩子的性子吃飯和做事。如今的市場,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會在食品、用品中人為地添加一些色素、香精,這些色素、香精顏色鮮亮,氣味誘人,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因為沒有生活經驗,不知這些東西對人有危害,很容易成為這些東西的追隨者。那些花花綠綠的橡皮泥、香紙、香包、香文具、香玩具就對孩子的身體很有危害。很多時髦的快餐、食品、飲料就是靠著色素、香精招攬顧客的。孩子吃多聞多了這些食品,思想、文化被同化了,腸胃、口味被同化了,身子骨卻被搞壞了。
孩子的嗅覺、味覺不僅需要訓練,還需引導。父母帶著孩子,崇尚自然、儉樸,崇尚健康、科學,就能使孩子自覺地抵御“洋垃圾”的侵襲。父母沿襲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天天變著花樣給孩子做美味佳肴,就會使孩子的嗅覺、味覺朝著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
下一篇:4個小錦囊助BB提升記憶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