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學習認紅色。家長把紅色的玩具3~4種放在一起,告訴寶寶這些都是紅色的。如紅色積木、紅色小碗、紅色的筆、紅色的書包等。當大人再問寶寶“哪是紅色的”,寶寶會毫不猶豫地馬上指積木作答。在他心目中,看到的第一件東西才是紅色的,其余的他并不確定,因為過去寶寶所學的從來都是一物一名,不可能用一種聲音去講3~4種東西。當大人拿起紅色的小碗說“這也是紅色的”時候,寶寶會用不太相信的目光看著大人。這時家長可以取出幾種其他顏色的東西放在一堆,說“這些都不是紅色”,千萬不要說這是綠色,那是黃色,因為寶寶不可能接受和理解其他顏色,“這一邊都是紅色,那一邊都不是紅色”。寶寶的眼睛能感知色彩,大人再次強調這邊是紅色,那邊不是紅色,寶寶漸漸理解這邊顏色的一致,那邊的不一致,慢慢接受這個“紅”的概念。
寶寶認識紅色是第一次學會一個共性概念,這個詞可以放在學過的物名前面,如紅色的積木、紅色的小碗、紅色的筆。理解這個共性概念要比學認自行車和小汽車難得多,因此要容許寶寶用2~3個月來慢慢學習。每當寶寶看見紅色的東西就問他“這是什么顏色”,如寶寶穿上紅色毛衣、紅色皮鞋,或看見小學生戴著紅領巾時都問“這是什么顏色”,寶寶記住家中的玩具和大人示范過的東西說出“紅色”,但看到別的東西又不敢說。所以教寶寶認顏色千萬不要急躁,要多次示范,讓寶寶記住大量紅色的東西之后,再逐漸理解紅色指的是色彩,不是物名。當寶寶學會認紅色東西之后,要給他充分的時間練習,千萬不要再急于教寶寶認另外的顏色。經常鼓勵寶寶把雜色玩具當中的紅色東西挑出來,以便鞏固成績。
玩套環學數數。利用玩具套環或在家庭中搜集一些固定瓶口的塑料環讓寶寶套在大人的手指上。練習套環是一種練習手眼協調的游戲,開始學習時套在大人的手指上,大人的手可幫助寶寶易于套入,套入一個就馬上贊揚,并伸出食指說“1個”,再套入第二個又伸出中指說“兩個”,再套入第三個伸出無名指說“3個”……寶寶喜歡來回地練習,也會模仿著說“1個”“2個”“3個”“4個”。可以把環放在桌上讓寶寶把環穿到自己的手指上練習。在平時大人和寶寶對坐時可以讓寶寶跟著大人背1、2、3或1、2、3、4、5,有些孩子能跟著大人背誦到10。家長沒必要要求寶寶去數環或數手指,因為寶寶手的能力不足,但口比手快,所以點數要留待兩歲半前后學習。可以讓寶寶拿1件東西或兩件東西給大人。?筵 擺積木。寶寶可以學習擺積木了,如果買不到積木可以用火柴盒代替。火柴盒兩側劃火柴的地方有對寶寶毒害的化學品,可用白紙將兩邊貼上再使用。寶寶喜歡搭高樓,把積木或火柴盒往高處壘。也可讓寶寶把積木排成行搭火車,在火車頭處多加一塊做煙筒。排火車比搭高樓容易,因為搭歪了積木會倒下來。要鼓勵寶寶把積木收回盒子內,也要找個大盒子裝上準備做積木的火柴盒子。寶寶從開始玩玩具時就要養成收拾的習慣。把積木收好擺齊也是一種對手的技巧的練習。寶寶在收拾東西時也喜歡做倒出來裝回去的游戲,容許他多玩一陣子,但到最后一定要讓他自己收拾,不會擺齊可由大人幫忙。
聽故事學習翻頁。1歲前后寶寶最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最好用一本有圖的故事書同寶寶一起邊看圖邊講故事。大人要照著書上的話講,寶寶一邊聽一邊看圖認物,一邊背誦大人講的每一句話。有時大人邊講邊提問題“小貓要上哪兒去?”寶寶會指著河的位置來回答。講完一頁要讓寶寶動手去翻頁。寶寶的手指還不太靈敏,常常一翻就翻過2~3頁,大人可幫助再翻回來,但經過多次練習,而且來回講同一個故事,翻錯了寶寶也知道要翻回來。不過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懂得愛護書籍,常常把書扯破甚至將紙吃掉。父母可作一些準備工作。買到一本新書時如果紙張太薄可用透明塑料袋或保鮮袋將每頁套上再裝訂,使書頁結實不易扯破,也不怕把書弄臟。1歲前后寶寶聽故事的特點是重復聽同一個故事,因為寶寶要記住每一句話,甚至把故事都背誦出來,但由于他還不會講話,所以他只能用心去背誦。寶寶最愛在睡覺前聽媽媽講故事,起初他還在看,也在翻頁,漸漸地他就會閉上眼睛睡去。如果媽媽講故事不是照書上的句子講,寶寶會用手去拉扯,表示“你講錯了”。這種情況到寶寶快兩歲時他會叫嚷“錯了錯了”,然后睜開眼睛要求從頭再講。寶寶在心中背誦每一句話甚至整個故事,這種背誦是寶寶學講話所必需的。學會講話較早的寶寶,在1歲前后常聽故事,會說的句子較長,到上學之后學習語文的成績要比3歲上幼兒園后才開始聽故事的孩子好。因此,要抓緊寶貴的時光讓寶寶常聽故事。
聽過故事的孩子拿到故事書時會分清上下,不會上下顛倒著看,而且會從頭翻頁,不會倒著從后翻起,經常翻頁的孩子學會每次只翻一頁。
會表示大小便。從8個月起讓寶寶學會自己坐盆,把便盆放在方便處,當寶寶有需要排泄時,大人領著寶寶到固定地點,松開褲子坐下。會走的寶寶就會自己找盆,松開褲子坐下,許多寶寶暫時做不到,就會主動蹲下大小便。但是這種做法很不衛生,同時會讓寶寶養成隨地便溺的壞習慣。因此,大人聽到寶寶叫喊,要趕快過來,幫助他坐在盆上大小便。用慣紙尿褲的寶寶在1歲前后也可以白天把紙尿褲去掉,練習坐盆。
學習叫人。寶寶學會叫爸爸媽媽之后很快會叫爺爺奶奶或者稱呼阿姨。常常讓寶寶稱呼家庭中的大人,也可以讓寶寶看到來訪的客人學習稱呼“叔叔”“大大”等,寶寶能模仿大人的聲音去稱呼。大人總是會稱贊寶寶“會叫人”,使寶寶得到鼓勵。此時寶寶還學會了歸類,他會看到年長的男人稱“爺爺”,年長的女人稱“奶奶”;看到年輕的男人稱“叔叔”或“大大”,看到年輕的女人稱“阿姨”。寶寶會按年齡區分稱呼的本領真使人驚訝。如“六嬰”中的張浩然在14個月時就會正確稱呼不認識的生人,有一次他稱呼一位中年婦女為“大媽”,因為他感到這位婦女不是阿姨也不是奶奶。他稱呼客人為“大媽”使客人十分高興。張浩然的母親說,有一次他叫一位中年婦女“奶奶”時,讓人家聽得不太舒服,所以就讓他稱呼她“大媽”,因此他也就把這位客人稱呼為“大媽”了。14個月的孩子能按年齡稱呼不認識的人,說明他有分辨年齡和性別的能力。
玩娃娃。給寶寶一條大手絹、一張板凳、小瓶子或小勺子,和寶寶一起玩娃娃。告訴寶寶:“你看娃娃哭了,看看它是不是餓了,快喂它吃吧。”拿著瓶子或勺子喂它吃飯吃奶。一會兒又說:“它吃飽了,要睡覺了。”把板凳放好當小床,讓娃娃睡下,用手絹蓋好。一會兒又說:“它睡醒了,咱們一起去散散步。”讓寶寶抱著娃娃到院子里走走。以后大人不在場時寶寶自己會同娃娃說話,關照它吃和睡,抱著娃娃到處走,有時會學大人照料自己的方式去照料娃娃。
走穩。寶寶能自己走幾步但是走不穩,容易摔跤。要經常讓寶寶在屋子里走來走去,移開可以絆倒寶寶的東西。尤其是將放在地上的危險物品拿開,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如熱水瓶、清潔劑、老鼠藥、電器的插頭和插板等。防止寶寶碰倒或夠著把不該吃的東西放進嘴里。家中騰出地方供寶寶學習走路用。每天要帶寶寶到戶外去學走路,拿著一些拖拉玩具或小推車,讓寶寶漸漸走穩和走得快些,并且邊走邊說兒歌:
乖寶寶,學走路,
一二、一二邁大步,
不怕黑,不怕摔,
真是媽媽的好寶寶。
扶欄上樓梯。寶寶會走之后喜歡爬高,在床上會爬上被垛,在家中會登上小板凳,再爬上椅子或爬上床鋪。住樓房的孩子會學習扶欄上樓梯,寶寶一手牽著大人,一手扶住欄桿,雙腳在一個臺階上站穩,然后再邁上另一個臺階。如果附近有街心公園可讓寶寶扶著上滑梯,到滑梯上大人扶住坐下,教他雙手扶兩旁扶欄學習滑下,大人要在滑梯下面扶寶寶站起來。滑梯是這個時期最好的運動工具,寶寶剛學會上樓梯還未會下樓梯,可以坐著滑下來,不過要選用矮的小滑梯,不宜上大孩子玩的高滑梯,因為寶寶要由大人扶著才會坐下,要由大人幫忙才會用雙手扶兩邊的護欄滑下來。
玩球。大人同寶寶一起玩球,把球經地面滾到寶寶身邊,讓寶寶再將球滾到大人這邊。也可讓寶寶自然地向前方拋球,如果球跑遠了,看看寶寶怎樣能把球追回來。這時寶寶還走不太穩,他會用手和腳在地上爬過去把球撿回來。大人和孩子的距離先短后長,多次滾球使寶寶懂得一些規律,可以合作得更好,球就不會跑得遠。學習二人玩球使孩子懂得合作,寶寶先學會同家長玩,學會之后就可以同大孩子一起玩滾球。
下一篇:第15~16個月:各題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第13~14個月:結果分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