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玩,對于孩子的成長,就象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我們隨處可以發現,孩子在玩時都很投入,很快樂。雖然是在玩,但卻象認真的做事。對于孩子來說,游戲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隨意玩耍,而是一種“嚴肅的工作。”孩子是把“嚴肅”的目的與游戲過程中快樂的情緒結合起來,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游戲在孩子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勞動同樣重要的意義。
游戲雖是孩子喜歡的活動,但游戲種類多,方式多,十分復雜,這就要孩子“會”玩。怎樣讓孩子學會玩?怎樣達到教育的效果呢?這還必須依靠成人的指導,但這種指導主宰、導演,但不是干預、控制。成人的指導作用體現為幼兒“玩”的支持者、幫助者、保護者和游戲的伙伴。具體從以下五方面來談。
一、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
特定的環境引起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是幼兒“玩”的前提。首先從物質條件來說,應該有孩子想玩的東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于孩子參與游戲的材料;同時還應有孩子“玩”的場地,如房間、戶外草地、兒童游戲場等,再者從心理需求上來說,輕松自由的氣氛,成人對孩子的關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就能夠激發孩子游戲的興趣。但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弄亂了房間,而責備限制孩子的游戲,干預孩子的玩法,改變孩子的游戲規則。如果這樣,就會改變游戲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應該讓孩子在良好的物質和心理環境中成為游戲的主人,充分表現自我,真正讓孩子享受到游戲的樂趣。
二、在玩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和幫助
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并非完全是其自發的活動,同樣需要模仿和學習。特別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就更需要成人作出適當引導,激發孩子去玩。這樣孩子才可以產生想象,根據記憶、表象,運用素材去豐富游戲的內容和情節。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孩子都起好的作用。家長應多關心了解孩子的游戲,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如發現孩子們在游戲中有放映大人們酗酒、打架的行為,這時就應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講清道理,說明利害,從正面引導孩子去玩。
三、在“玩”中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
教孩子玩時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意識,讓孩子養成不依賴大人,能自己獨立的玩。在西方國家,就較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初生的嬰兒就放在一間獨立的房間,讓孩子自己睡,一歲多的孩子大都能自己玩。而在我們這里,父母總怕孩子不會玩,怕孩子摔疼摔傷,總陪在孩子身邊,時間一長,就養成了依賴成人的習慣,不會自己去思考問題,也就影響到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
喜歡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兒期,與同伴交往的需要更為強烈。這時,家長不要拒絕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與同伴的游戲中學會與人如何相處的。如果孩子長期與大人玩,大人會不自覺的遷就保護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負的行為,不利于孩子成長。所以成人要鼓勵孩子與伙伴一起游戲,讓孩子從游戲中得到鍛煉,在與同伴的游戲中發展孩子的合作意識。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為什么”遭遇“不知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寶寶在表揚中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