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哪來那么多為什么——不要因怕麻煩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個4歲的女兒甜甜,小姑娘很好問,被父母稱為“問題簍子”,常常問得父母啞口無言,無法回答,甚至讓他們很尷尬。
有一次,我到這個朋友家做客,正巧遇見他的女兒纏住媽媽不停地問問題,問題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為什么男人的頭發短,女人的頭發長?”“為什么樹葉是綠的,花兒是紅的?”“為什么白天有太陽沒有月亮,晚上有月亮沒有太陽?”
朋友的妻子回答了一個問題,女兒又冒出另一個問題。這時,我聽到,她又問:“媽媽,為什么你的乳房那么大,爸爸的乳房卻那么小呢?”
大概是朋友的妻子有些不耐煩了,也或許是女兒的這個問題讓媽媽覺得尷尬——由于我這個異性在場,朋友的妻子就有些生氣地呵斥女兒說:“哪來這么多為什么啊?去,看你的圖畫書去!”
甜甜不甘心,她繼續問媽媽:“你告訴我為什么嘛,為什么我和爸爸的乳房這么小,媽媽的乳房這么大?”
“去去去,沒有為什么。”朋友的妻子又一次斥責女兒,并有力地推開賴在她懷里的女兒。
見狀,我笑著對甜甜說:
“甜甜真是個好問問題的好孩子,因為你爸爸是男人,媽媽是女人,男人和女人的乳房是不一樣的,你還小,等你長大了成了女人,你的乳房就像媽媽的一樣了。
來,甜甜,給叔叔跳個舞可以嗎?你媽媽說甜甜跳舞可好看了……”
或許我自然的神態和輕松的言談化解了甜甜媽媽的尷尬,她急忙附和我說:“對對,給叔叔跳個舞吧,甜甜跳舞可好看了。”
得到我們的夸獎和鼓勵,甜甜果真大大方方地給我們跳起了舞蹈。
孩子喜歡問問題,表明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很好奇,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貴的,父母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這首先要做到認真對待孩子的每個問題。
……………………………☆ ☆ ☆ ☆ ☆……………………………………
一位網友向我咨詢,說她4歲的兒子總是將家里的一些物品拆開、“弄壞”,每天都搞得家里亂七八糟,很多物品剛買回來就被兒子搞壞了。
這讓媽媽非常頭疼,她認為兒子總這么“破壞物品”是不好的習慣,家里經濟方面不富裕,她不忍心讓兒子這么“敗家似的胡折騰”。
為此,每當兒子要“破壞”家里的某些物品時,媽媽就生氣地批評兒子,禁止兒子亂動、亂拆,甚至將很多物品全都“束之高閣”或鎖起來。
“成老師,您說,我兒子這是不是一個壞習慣?我該怎么教育他不要破壞物品呢?”網友問我。
“這不是壞習慣,相反,您兒子的這種行為表現出了他非常好的品質,那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的行為是在探索周圍的事物,他在研究這些物品的原理或道理。”
“那我該怎么辦呢?那就允許孩子這樣亂拆、亂卸?我們家可沒那么多錢讓他這么亂拆亂卸啊。”
想了一會兒,我回答說: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父母不要只是簡單地阻止,而應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
比如,您可以讓孩子拆卸一些不太貴重的物品,比如小玩具之類,您可多買一些這樣的小玩具讓孩子進行探索和研究。
對于比較貴重或不能破壞的物品,你們可與孩子一起拆裝或研究,在拆裝、研究的過程中告訴他怎樣才不會將物品弄壞,順便也可給孩子講解如何愛護物品,講解物品的有關基本結構等知識……”
父母眼里的孩子很多“破壞”行為,常常是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強的表現,是孩子在對周圍世界進行探索的表現。
父母要充分利用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不可簡單地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而要引導孩子更好地對周圍事物進行研究和探索。
……………………………☆ ☆ ☆ ☆ ☆……………………………………
一個雨后,我和桐桐到室外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在樓下的花園旁,桐桐發現有一些蚯蚓從土里鉆了出來,并爬到了小區的小路上。
桐桐很好奇,蹲下來,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些蚯蚓,并用手不斷地試探著去摸它。
“爸爸,這些蚯蚓身體軟軟的,黏黏的。”桐桐大叫。
我也笑著蹲在桐桐的身邊,好奇地觀察起了蚯蚓。
在不遠處,我們發現,有一條蚯蚓不知怎么斷成了兩截,前后兩段的身子都還在蠕動。
桐桐提出了很多問題:“為什么蚯蚓的身體這么軟?”“這條蚯蚓身體斷成了兩截,為什么它們都還動呢?難道它們都還活著嗎?”“蚯蚓吃什么呢?它在哪里生活……”
“是啊,為什么呢?桐桐有這么多問題,你想想看,能想出答案來嗎?”我笑著說,并沒有直接回答桐桐。
我帶桐桐繼續觀察了附近的很多條蚯蚓,后來,我給她講解了我所知道的蚯蚓的有關知識。
回到家,我又上網找了一些有關蚯蚓的資料和圖片,讓桐桐看,并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她思考。關于蚯蚓的生活習性等知識,我和桐桐就這樣研究了很長時間。
孩子對某事物產生好奇,如果時機和條件允許,父母要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促使孩子不斷思考,培養孩子的求知欲和積極探索的精神。
成墨初給您的教養建議
父母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用簡單、正確、清晰、易理解的話解答孩子的問題,滿足他的好奇心。
父母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一定要有啟發性,要引導孩子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因為好奇心強而問錯了話、做了錯事,父母要理解和原諒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下一篇:給孩子寬松的空間,別盯得太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個家庭要素影響孩子一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