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接到小米媽媽的求助后,超級育兒師蘭海第一時間趕到了小米的家。
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接待她的是小米的爺爺奶奶。這是兩個慈愛的老人。他們跟中國絕大多數老人一樣,養大了兒子女兒,照顧孫子孫女又變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經歷了人生的大半兒歲月,他們對孫輩們更加寵愛。
對育兒師蘭海的到來,爺爺奶奶很高興,一邊請蘭海落座,一邊讓正在畫畫的小米過來打招呼。小米好奇地看著陌生的蘭海,沒有說話。
奶奶笑著說:“你這個調皮的小姑娘,怎么害羞了呢?”
按事先約定的,育兒師蘭海在一旁觀察,爺爺奶奶像往常一樣照顧小米和納米。蘭海很滿意今天的狀況,爸爸媽媽不在家,她正好可以觀察一下隔代家庭是怎么相處和生活的。
小米管爺爺奶奶叫“喂”
“來啊——來啊——”小米大聲尖叫著喊奶奶來陪自己畫畫,管他什么超級育兒師,小米才不在乎。這個家里,她要說了算。
“別嚷了,來了來了。”奶奶忙不迭地應著,放下手里的東西趕了過來。
“喂,你在這邊畫!”“喂,你在那邊畫!”小米像一個小將軍,指揮著爺爺奶奶。對于小米的命令,兩位老人總是報以寬容的微笑和無條件地服從。
很快,育兒師蘭海發現一個問題:從頭到尾,小米沒有叫一聲“爺爺奶奶”,只有一個字“喂”。只是爺爺奶奶習以為常,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不僅如此,對于小米任何過分的行為,兩位老人最多溫和地嘮叨幾句。
蘭海意識到,這個調皮的小家伙囂張的性格跟養育她的家人大有關系。
“開飯嘍。”手腳麻利的奶奶準備好了豐盛的午餐。
“有小米愛吃的紅燒排骨哦。”小米用手抓起一塊,有滋有味地吃起來。
奶奶一邊給納米喂飯,一邊和顏悅色地勸小米:“小米用筷子吃飯,好嗎?”小米跟沒聽見似的,自顧自地吃。
奶奶耐心地勸:“小米啊,你還會不會吃飯了,怎么能用手抓呢?”爺爺很心煩,可是又舍不得說孫女。他看不下去了,端著碗到一邊去吃,眼不見心不煩。
小米的調皮繼續升級,飯吃到一半,又鉆到桌子底下去了。
“吃飯怎么能鉆到桌子下面呢?小米,快出來吃這個菜心。”
“不吃!”對奶奶的話,小米要么直接否定,要么跟沒聽見似的。奶奶沒辦法了。這邊還有納米更需要照顧,小米愛怎樣就怎樣吧。
小米吃飯做事隨心所欲,沒有規矩。在這個家里,沒有人告訴她,規矩是什么;沒有人告訴她,如果她不遵守規矩,她將要受到怎樣的懲罰。
納米高興了,小米才能受到表揚
納米在玩小電腦,小米也想玩。可是媽媽和奶奶告訴她:“小電腦是納米的玩具,納米不玩了,你才可以玩。”
小米不高興了,為什么我就不可以先玩呢。我要說了算!她從納米手中奪過了小電腦。
納米哇的一聲哭起來,兩只小手用力地拍著桌子。
媽媽和奶奶一起教育小米:“等納米玩高興了,就會給你玩,你看她都哭了!”“你把小電腦給納米送回去,你可以玩別的玩具。”“小電腦是納米的禮物,誰的玩具誰說了算啊!”
大人們的嘮叨真煩。小米把小電腦還給了納米。
這回小米得到了奶奶的表揚:“小米,這就對了,你看納米笑了吧!”
小米不明白,為什么一有納米在,大人們都向著納米。她必須讓納米高興,才能得到表揚。媽媽會說:“你是姐姐啊,姐姐得讓著妹妹。”
姐姐就一定要讓著妹妹嗎?看著妹妹快樂地玩著小電腦,小米眼里噙滿了淚花。
育兒師蘭海有些擔心,在這個家庭里,大人們對小米的評價并不是取決于小米做了什么,而是她做的事是不是讓妹妹高興。最糟糕的是,小納米也開始用哭來表達她的情緒和需要,然后所有人都會偏向她,并且開始指責姐姐小米。這樣下去,納米會不會變成第二個隨心所欲的小米?
沒有人告訴小米,打人是錯誤的
育兒師蘭海的觀察還在繼續。對小米的問題,她的心里越來越明晰了。
“媽媽,我什么時候可以玩小電腦呢?”小米等不及了。她感覺納米玩了好久了,她嘟起了小嘴,“納米不能一直玩小電腦啊。”
“納米沒有一直玩啊,她剛玩了一會兒。你先玩一個別的,你要讓著妹妹。”媽媽說。
“我不想玩別的,我就想玩這個!”小米又從納米手里搶過了小電腦。
媽媽生氣了,收起了電腦:“既然一玩就吵架,那你倆誰也不要玩了!”
小電腦真的被收走了,我還沒玩呢,又氣又急的小米放聲大哭,怎么有納米在,自己想玩小電腦就那么難!她狠狠地推了納米一把,都怪你這個討厭鬼!
納米也大哭起來。一時間,家中亂作一團。
小米媽覺得自己要崩潰了。除了把兩個孩子分開,避免打架繼續,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做點什么。
育兒師蘭海越來越覺得,這個家庭中,是大人在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出了很大的問題。游戲過程中,沒有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規則。打架發生后,也沒有誰指出小米的行為是錯誤的。
時間可以平復爭端。混亂終于過去,小米媽可以喘口氣了。看著兩個可愛的女兒各玩各的,她很享受這短暫的和諧,心里重新洋溢起幸福感。
工作了一天的小米爸回到家,開心地跟育兒師蘭海和兩個寶貝女兒打招呼。小米爸很溫柔,他從來舍不得跟女兒們大聲說話。小米很喜歡爸爸。
可能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小米很乖,很安靜。她湊到爸爸身邊,小聲地說:“爸爸,納米打我了。”
小米爸故作吃驚的樣子:“納米打你了哦?真的假的,可不能說謊哦!”
小米不好意思了:“假的。是我打納米了。”
小米爸笑著驚呼:“啊,你打妹妹了啊!”
不知道一家人是對小米說出真話很滿意,還是都很享受這短暫的和諧時光,不想去破壞,這件事就在小米爸爸的笑聲中過去了。
育兒師蘭海認為,作為家長,小米爸爸至少應該說“小米你這樣做是錯的”。但是他沒有。全家人給她的感覺都是在開玩笑的過程中看著一件不該發生的事情去發生,然后又用一種哈哈笑的狀態去接受它。這怎么能幫助小米建立正確的規則意識呢?
艱難的入睡過程
育兒師蘭海清醒地意識到,小米的行為并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尋找行為背后深藏的心理原因和來自大人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晚上九點半,小米該上床睡覺了。
小米最喜歡這個時候,因為可以跟爸爸玩游戲,而且是爸爸陪她一個人玩,沒有納米來搶爸爸哦。
游戲有點刺激,小米裝成大怪獸的樣子,發出怪異的聲音:“我要吃掉你的孩子。”小米爸和小米玩得不亦樂乎,小米笑聲不斷。
小米很享受跟爸爸獨處的時光。這滿足了小米對爸爸的愛的需求。只是,小米的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睡前玩這種刺激的游戲是不是不太合適?
五歲的孩子晚上九點就應該入睡的。小米的睡覺時間原本就晚,睡前的極度興奮又會造成她入睡困難,最終導致睡眠時間缺乏,這對小米的身體發育是不利的。
游戲過后,小米還要媽媽給講故事。一個、兩個、三個……不講小米就會哭鬧。小米的爸爸媽媽對此很無奈,小米的哭聲讓他們很心疼,他們經常忍不住又答應了小米的要求。
今天晚上,媽媽按時讓小米自己睡。小米折騰了好久也沒有睡著。她一趟趟從屋里跑出來,又被媽媽一趟趟勸回去。就這樣整整折騰了一晚上,小米、爸爸、媽媽三個人都已疲憊不堪。
觀察了一整天,超級育兒師蘭海雖然很疲憊,但心里卻很高興,她終于找到了小米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
蘭海解讀
◆
爸爸媽媽內心充滿了對小米的歉意,認為納米的到來讓小米的愛被分走,于是不舍得對小米提出要求,對小米的各種無理要求也只有放縱。
◆
兩代人的教育觀念沖突讓孩子不在同一規則內,也導致媽媽處理問題時無法建立內心規則和自信。
◆
孩子的行為折射出整個家庭隱藏的問題,是整個家庭系統的不協調導致了孩子的種種行為。
本文由接力出版社授權摘自《超級育兒師》
下一篇:家長,你有“焦慮癥”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不要以恐嚇作為懲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